历史
玉才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贴吧精华欣赏 > 周思源在线品读《水浒传》精华

周思源在线品读《水浒传》精华(2/2)

2005-5-12 11:55   回复此发言4 周思源在线品读《水浒传》精华【中国大历史】:宋代是封建礼教最盛行的时代,三从四德的女性才是模范典型,但不知道为什么作者笔下的女性几乎没有正面的,是作者的什么思想在作怪呢。

    【嘉宾:周思源】:宋代并不是封建礼教最盛行的时代,明清比宋代要严重得多。比如潘巧云就提到她曾经两次改嫁,这说明当时寡妇改嫁还是比较正常的。但是《水浒传》确实有一些女性形象本来是可以展开,写得更加生动的,就像林娘子,这个形象没有展开是非常可惜的。

    【jjjj000】:大家现在对改变名著的影视都有一种恐惧,以前我们看到的关于水浒的影视也很多,但都不是很满意,请问周老师,如果要再次对水浒进行改编,你有什么建议?

    【嘉宾:周思源】:经典著作确实可以多次改编,实际上我们现在看到的《水浒传》已经是80年代以来《水浒传》小说的几次改编以后一个比较完整的电视剧。如果下一次再重新改编电视剧《水浒传》的话,我觉得不要过于拘泥于小说原著,而要重点展开某些人物的故事。其中就包括林冲和林娘子的故事,而对李逵,作为一个主要英雄来歌颂的这些内容要适当的加以削弱。

    【风雅颂5】:宋江的忠义和造反本身是矛盾的两个方面,这个在现实生活中我觉得是不存在的,施耐庵在刻画宋江的时候是否没考虑到这一点?

    【嘉宾:周思源】:宋江这个人物本身就存在着内心的矛盾,从他本人来说,他是不愿意造反的,他是希望通过自己的辛勤工作逐渐的升下去。至少能够保住一个比较稳定的生活,但是由于特卷入了这些江湖好汉们的矛盾,因此,他被迫上了梁山。但是从他的性格、家庭背景等等各方面来说,他从心灵深处是不愿意反对朝廷,跟朝廷作对到底的,因此他一直想受招安,并且后来也的确被招安。这个形象的成功正在于写出了他内心深处那种深刻的矛盾。

    【甘露】:周老师,我想问一下就是你怎么看宋江这个人物?我一直以来都不喜欢这个人物,我觉得他虽然是个首领,但是在关键时却没起到作用。你怎么看这个人物,您能跟我说一下吗?

    【嘉宾:周思源】:我觉得喜不喜欢这个人物可以从两方面来看,一个是从道德评价喜欢不喜欢,一个是从艺术形象的角度看喜欢不喜欢。我个人是从小说家塑造这个形象的成功上来看,我觉得宋江是一个成功的艺术形象。当然他为人方面确实有值得批评之处,不过我认为要批评的不是他受招安,而是他在有些问题上很残忍,比如说他让李逵去杀那个知府4岁的孩子,还有三打祝家庄,打下祝家庄以后,他和无用商量,要洗劫祝家庄,把祝家庄男女老幼全部杀光,这些都是品质问题。

    【中国吉祥0】:请周老师给我作个比较:比较司马迁与施耐庵,他们两有点相似:司马迁因政治问题被残害,愤书而作,寄托自己的哀愤,并将自己的个人情绪融入书中。而施耐庵还像没有,对吧?您觉得司马迁的《史记》与施耐庵的《水浒传》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意义价值怎样?

    【嘉宾:周思源】:司马迁和施耐庵都是很伟大的,但是比较起来的话,我觉得司马迁更加了不起,因为《史记》不仅是一部伟大的历史巨著,而且在文学艺术方面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直接影响了后代的史传体小说,它里面的许多记、传在描写人物方面都极其生动,甚至比后代的许多小说还要好看。施耐庵是一位杰出的小说家,当然,在中国文学史上,有他的一席之地。不过总的说来,从20世纪50年代以来,我们对《水浒传》的评价有偏高的倾向,对它存在的严重的思想内容方面的错误,往往避而不谈,而且轻描淡写。

    【中国大历史】:作为一名文人,如果像蒲松龄那样收集《聊斋志异》,像曹雪芹那样写《红楼梦》,像冯梦龙那样记《三言两拍》,应该是正当的“学术职业”,而作者钟情于描写在当时肯定是反面的“盗贼”形象,这和作者自身及其当时的社会有没有必然的联系,也就是说这部小说产生的深层背景是什么?

    作者: 218.198.167.* 2005-5-12 11:55   回复此发言5 周思源在线品读《水浒传》精华【嘉宾:周思源】:我觉得作家选用什么样的题材涉及很多因素,不一定和当时的时代背景有直接的,甚至是惟一的关系。在施耐庵所处的时代,当然他由于社会黑暗,希望能够有一些英雄出来帮助普通的下层人民改变现状,这是一个重要的原因。但是另一方面,我想他可能比较熟悉有关水浒的戏曲、故事那方面的素材,因此,他在这个基础上发挥了他的天才,重新创作成了这部伟大的名著。

    【大智无谋】:周教授,施耐庵也是个悲观主义者吧?他是不是受过什么打击?在水浒人物的绰号上就看出暗含悲剧色彩:比如及时雨--送江(宋江),智多星---无用(吴用),这些恐怕都是不便明说的吧?

    【嘉宾:周思源】:因为我们了解的施耐庵生平的材料极少,所以不能肯定他是不是由于受过打击而在小说中有这些表现。不过宋江的故事在历史上,他就是一个招安的结局。另外,在宋江招安之后,不久北宋就灭亡了,因此《水浒传》悲剧式的结局,基本上是符合历史事实的。宋江这个人在历史上确有其人,因此,你说宋江就是送他到江里去,这个说法是不合适的。至于这个无用这个名字取得确实有点令人费解,不知道作者是怎么想的。

    【嘉宾:张长虹】:您说《水浒传》中有滥杀无辜的现象,那么《三国演义》中是否也存在这一问题?

    【嘉宾:周思源】:这两种杀戮确实性质上是不一样的,水浒中的许多杀戮是非常残忍的,没有必要的,甚至完全是处于私利采取一种极其残酷的手段进行的。像水浒当中卖人肉包子的店,就不止一处,其中就包括水泊梁山的情报站兼招待所,就是朱贵开的那个店。

    【风雅颂5】:请问晁盖为何没有列入108名里?

    【嘉宾:周思源】:这个问题问得非常好,我们知道晁盖火并王伦以后的头领,可是后来他没有进入108将的名单,这是因为创作的需要。我们知道历史上有宋江等36人的故事,因此,宋江上山以后,第一把手必须是他。而小说里的宋江在上山之前是不愿意落草为寇的,后来实在是逼得无路可走,才上了梁山。因此,梁山前期必须要有一位在江湖上有威望有组织能力,能开拓局面的领袖式人物,于是就出现了晁盖。可是,等宋江上了梁山,晁盖就不能再当第一把手了,因为历史上的第一把手是宋江,因此小说家只能让晁盖再一次战斗中死去。所以小说家常常会因为创作需要,而让自己心爱的人物去死,这也是无可奈何的事。

    【神念想去流浪】:我没读过多少书,也不懂什么太深的道理! 我一直不明白,为什么水浒里的英雄的下场都那么凄凉?我和我的父亲,还有我熟识的一些人,都是比较喜欢看水浒上部,到了下部就怎么也提不起精神了....

    【嘉宾:周思源】:很多人在读水浒的过程当中,都有一个共同的感觉,那就是后30回看了让人非常难受。梁山108将过去所向无敌,可是在平方腊的战斗中就死了59员头领,再加上病死的、离开的,最后只有20几人回到了东京。为什么这么写呢?主要是因为梁山的故事,发生在北宋末年,平方腊离北宋灭亡只有4、5年了,如果所向无敌的梁山大军依然保持原来的威风,那么金兵入侵,以宋江为首的梁山大军肯定会去抗金,并且取得节节胜利,那么北宋就不会灭亡。所以小说家这么些,是一种尊重历史的写法。就是在金兵入侵之前,梁山大军已经瓦解了,20多人回到东京以后,被朝廷分发到各地,并且有的毒死,有的杀死,有的自杀,所以成不了气候,所以后30回读起来很不舒服,金圣叹之所以腰斩水浒,到71回,就是英雄排座次,是符合人们的审美心理的。因为中国人不希望英雄死亡。

    【嘉宾:周思源】:结束语:各位网友们,非常高兴今天和大家在一起聊天,由于时间的关系,我们只能到这儿结束了。谢谢大家!

    【嘉宾:张长虹】:今天有关《水浒传》的话题,我们就谈论到这里,感谢网友对《百家讲坛》的大力支持,请您继续关注《百家讲坛》,我们将有更多更好的节目奉献给大家!

    作者: 218.198.167.* 2005-5-12 11:55   回复此发言6 回复:周思源在线品读《水浒传》精华一丈青扈三娘,作者从外表上就没有把她写成好人,我们知道这个青就是她的脸色特别的黑, 我晕,这也是权威的说法????还名家呢,一丈青是蛇啊,怎么能让这个老周理解为一丈多高的青脸女人呢,可笑啊,乱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