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玉才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文革水浒评论选 > 活跃在农村的群众性文艺评论——黑龙江安达县文化公社奶牛场大队一队的调查中共安达县委宣传部;安达县革委

活跃在农村的群众性文艺评论——黑龙江安达县文化公社奶牛场大队一队的调查中共安达县委宣传部;安达县革委(1/2)

    安达县文化公社奶牛场大队一队是个三十七户人家、二百一十四口人的生产队。

    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以前,这里说黑书、唱黑戏,曾经泛滥一时。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中,队里的贫下中农耳闻目睹文艺战线激烈的阶级斗争、路线斗争的现实和封、资、修文艺对人们的毒害,认识到必须开展革命的文艺活动,用革命文艺占领思想文化阵地,巩固无产阶级专政。在大队党支部的领导和支持下,成立了书评领导小组,建立了一支文艺评论骨干队伍。现在,这个队的文艺评论骨干发展到三十人。参加评论的有队干部、老贫农、青年、妇女和儿童,有识字的,也有不识字的。有孩子拖累的黄秀芝,过去别说参加文艺评论,就是参加集体生产劳动也有困难。后来,她爱人给她念小说《艳阳天》,这一下可把她吸引住了,和焦二菊比,她觉得自己差得远了。从此以后,她积极参加队里劳动,并热情地参加书评活动。几年来,这个队以新书介绍的形式向社员们推荐的中、长篇小说有四十五部,在队里书评专栏上发表专题评论的就有十六部。现在人们初步养成了“看完就评,听完就议”的好习惯。“学马列掌握武器铲锄毒草”,“搞评论发动群众浇灌香花”——张贴在书评专栏两边的这副对联,是奶牛场一队干部和社员运用革命理论指导文艺评论的生动写照。

    现在,奶牛场一队的社员群众下地劳动时,总有人背上书包,里面装着小说、诗歌、“小人书”等,歇息时一人一本,边看边议。在队里,人们经常看到十几个人或几十个人在一起,听人作新书辅导,有时是儿童书评专场,甚至家庭、院落也经常三、五个人坐在一起评书。这个队还举办了一个“小说连续节目”,每到晚上,下了工的社员、年过半百的老人、怀抱孩子的妇女,连一些学龄前的儿童也都来了,把政治夜校挤得满满登登。每次听完小说,他们就开展评论。社员们高兴地说:“这个法子真好,学谁恨谁看得清,香花毒草辨得明,一本书变成了百本书。”

    文艺评论开拓了人们的眼界。由评论现代文学,发展到评论古典文学。评论古典小说《红楼梦》时,队里由九名骨干组成了评红小组,他们中少的看了一遍,多的看了五遍,紧密配合阶级斗争的实际,写出了三十二篇评论文章。以后,又由评论中国作品扩大到评论世界文学作品。现在他们除了评书,还搞起了戏评、影评、画评。他们还评论本队业余作者写的文艺作品。文艺评论推动了本队的业余文艺创作活动。

    《人民日报》发表了《开展对〈水浒〉的评论》的社论以后,奶牛场一队的干部和群众积极地投入评论《水浒》的斗争,他们笔写、口议,用黑板报、广播等多种形式开展对《水浒》的评论,揭露这本书宣扬投降主义路线的本质,从而认清投降派宋江的真面目。

    奶牛场一队群众性的文艺评论活动之所以能开展起来,坚持下去,关键在于他们有一个明确的指导思想。**说:“我们的文学艺术都是为人民大众的,首先是为工农兵的,为工农兵而创作,为工农兵所利用的。”“文艺界的主要的斗争方法之一,是文艺批评。”一队的干部和社员理解到,不掌握文艺批评的武器,香花毒草就分辨不清,革命文化就不能很好地为贫下中农所利用。从这种认识出发,他们把文艺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