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玉才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文革水浒评论选 > 评七十一回本《水浒》

评七十一回本《水浒》(1/2)

    纪戈 (1975.10.29)

    鲁迅对金圣叹“腰斩”《水浒》,很不满意,曾经形象地把金圣叹的删改本,比作“断尾巴蜻蜓”,一语打中了要害。“《水浒》这部书,好就好在投降。做反面教材,使人民都知道投降派。”《水浒》宣扬了宋江投降主义路线,描写了它的全过程。砍掉后面的二十多回,让人们看不到“宋江投降了,就去打方腊”这个重要内容,就不真实了。解放后,以金本为底本整理出版的七十一回本《水浒》,也删掉了后面二十多回,使人们同样看不到宋江投降主义路线的全貌,就这一点来说,它也是“断尾巴蜻蜓”,起了美化宋江,掩盖投降主义路线的作用。为了揭露《水浒》宣扬投降主义的本质,认清宋江搞修正主义、投降主义的真面目,对七十一回本进行一些分析和评论,是必要的。

    金圣叹这个被明末农民起义的汹涌怒潮吓破了胆的反动文人,对农民革命怀着刻骨仇恨。在他看来,对敢于造反的“强盗”,只能“剿”,不能“抚”。他不赞成怀柔招安这一手反革命策略,认为如若“招安”就会“失朝廷之尊”,“坏国家之法”。在伪造的“惊噩梦”一节故事中,他借嵇叔夜之口说:“我若今日赦免你们时,后日再以何法治天下?”又在批语中,对这句话自吹自擂地说:“不朽之论,可破续传招安之谬。”于是将宋江等一百○八人在“堂下草里,一齐处斩”。金圣叹腰斩《水浒》的这些自白,活现出他那刽子手的凶狠面目。金圣叹删改《水浒》的立场是反动的。解放后出版的七十一回本《水浒》,在整理过程中,由于看不清这部书宣扬投降主义的主要倾向,也删去二十多回,使读者看不到全貌。其原因,从当时关于《水浒》的评论中,也可以看出。这些评论,违背了鲁迅关于《水浒》“因为不反对天子,所以大军一到,便受招安,替国家打别的强盗——不‘替天行道’的强盗去了。终于是奴才”的正确论断,把《水浒》捧为“千古不朽的农民革命的史诗”,把宋江美化成农民起义的“英雄领袖”;认为《水浒》后半部写受招安、平方腊,是“非常泄气”,有损“英雄形象”;认为前七十一回已经包括了全书的“精华和主要部分”。这种观点同样反映在出版工作上,于是新版本也就删去后几十回,以致失去“原作者诚实之处”。

    七十一回本出版后,曾经受到不少赞扬。其中一个理由,就是“被金本改坏的地方又根据别的本子改回原状”。对这种说法,需要作一些剖析。

    从马克思主义的观点看来,《水浒》的主要倾向,是通过对投降派典型宋江的塑造,来歌颂投降主义路线。七十一回本经过整理,使原作歌颂宋江投降主义路线的这个主要倾向模糊起来了。把七十一回本和金本以及百回本、百二十回本加以对照,就可以看出这方面的情况。

    《水浒》作者为了适应封建统治阶级怀柔政策的需要,宣扬宋江投降主义路线,在全书的结构上是煞费苦心的。在第一回“洪太尉误走妖魔”里面,当洪太尉看到镇魔殿那块碑碣上刻有“遇洪而开”四个大字之后,作者紧接着写了“却不是一来天罡星合当出世,二来宋朝必显忠良,……岂不是天数”这样几句话。作者在全书开端写下这几句话,决不是可有可无的文字,而是要借以点明全书的主题思想。他正是用反动天命论的宿命观点,预示宋江这些天上星宿下凡之后,虽然要“社稷从今云扰扰,兵戈到处闹垓垓”地折腾一番,到头来他们还要变成宋王朝的“忠良”,变成皇帝镇压别的“强盗”的工具。所谓“必显忠良”,就是宋江等人走受招安的投降道路,是天命注定的。对这几句颇为重要的话,七十一回本仍然依照金本把它删去,这就把作者在开端定下的全书主题思想,变得含糊不清了。

    宋江这个顽固的地主分子,他在同地主阶级当权派高俅一派的矛盾尖锐爆发,几乎被砍掉脑袋的情况下,不得不投靠梁山起义军,并且混进领导集团坐上第二把交椅。在《水浒》第四十二回,宋江刚一上山,作者就安排了一个遇九天玄女的场面。作者通过九天玄女的“法旨”、“天言”,点出了宋江投降主义路线的纲领和策略,对全书宣扬投降主义路线的主题思想作了进一步的阐述和发挥。宋江投降主义路线的纲领,就是九天玄女“法旨”中所说的“汝可替天行道:为主全忠仗义,为臣辅国安民,去邪归正”。接着这段“法旨”之后,九天玄女又授与宋江四句“天言”,就是:“遇宿重重喜,逢高不是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