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玉才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文革水浒评论选 > 学习鲁迅论《水浒》

学习鲁迅论《水浒》(2/2)

全书的有机部分,为它宣扬投降主义的主题思想服务了。

    鲁迅特别注意的不是大部《水浒》的“取”的部分,而是“舍”的部分。因为它是不符合《水浒》作者意图,而又带有民间传说特色的东西。这当然难于搜集,因为没有流传下来。鲁迅说:“元人杂剧亦屡取水浒故事为资材,宋江燕青李逵尤数见,性格每与在今本《水浒传》中者差违”。可见他是想在民间传说中找与投降派不同的宋江故事的。他终于从明写本的元陈泰《所安遗集》、《江南曲序》中找到了一条材料,是陈泰记他于元至治癸亥(一三二三年)秋过梁山泊时听篙师说的:“此安山也,昔安江事处,绝湖为池,阔九十里,皆蕖荷菱芡,相传以为宋妻所植。宋之为人,勇悍狂侠,其党如宋者三十六人”。这条材料虽然简略,但时间是《水浒》成书之前、水浒故事在民间广泛流传的元代中叶,地点在梁山泊附近,来源是劳动人民,所以鲁迅十分重视,既摘引于《中国小说史略》中,又全录于《马上支日记》杂文中。并且加按语说:“案宋江有妻在梁山泺中,且植芰荷,仅见于此。而谓江勇悍狂侠,亦与今所传性格绝殊,知《水浒》故事,宋元来异说多矣。”这里鲁迅就证明了不能把大部《水浒》所写的奴才典型归因于民间传说的来源,而是作者加工绞杀的结果。鲁迅的这种分析和研究给我们以很大的启示:材料是服从于观点的。因而,不能仅仅根据水浒故事的民间来源和某些情节的反抗性质,就把“月光”的“碎影”看成太阳,从而把《水浒》吹捧成为“农民革命的史诗”。我们应当象鲁迅那样,从作品总的倾向来考察它歌颂了什么样的人物和思想,以及它对当时社会主要矛盾的态度,然后分析它的素材来源和作者粉饰改造的意图。这不简单是一个方法问题,而是重大的原则问题。我们必须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原则,从阶级斗争的观点出发,“而去决定什么东西是应当称赞或歌颂的,什么东西是不应当称赞或歌颂的,什么东西是应当反对的。”

    三、关于“水浒气”

    鲁迅曾说:“中国确也还盛行着《三国志演义》和《水浒传》,但这是为了社会还有三国气和水浒气的缘故。”他是针对“第三种人”所谓“伟大的文学是永久的”而说的。鲁迅认为作品所反映的内容如果与读者的生**验相距过远,读者就不感兴趣或不理解了。《三国演义》与《水浒》所写的时代虽然已经很远,但这两部书在旧中国仍然盛行。这并非因为它们伟大,而是社会上还存在“三国气”和“水浒气”的缘故。这里他把“三国气”和“水浒气”并提,而且显然是批判性的。因此正确理解鲁迅所说的“水浒气”的具体含义,对于肃清《水浒》一书在社会上的流毒,是很必要的。

    《三国演义》和《水浒》虽然所描写的时代不同,主要人物的社会地位不同,但就主题思想和作者所歌颂的人物和行动来看,二者确实有共同的思想倾向。所谓“三国气”和“水浒气”实质上是一个东西,都是宣扬孔孟之道关于忠义的说教。最早的《忠义水浒传》,是和《三国演义》合刻的《英雄谱》本,可见地主阶级文人是看到了二者鼓吹忠义的共同点的。在宣扬尊儒反法思想的《三国演义》里,不仅在许多故事情节中直接鼓吹所谓忠义,而且作者歌颂的人物关羽就是一个忠义的标本。关羽是宋代以来封建统治者竭力赞扬的人物,不仅对他迭有封谥,而且关帝庙遍于天下,和孔庙处于文武并列的地位。他们赞美关羽的是什么呢?用“圣叹外书”的话说,就是“独行千里,报主之志坚;义释华容,酬恩之义重。”也就是说他是“忠义”完人。《水浒》也是这样,宋江恪守“九天玄女”要他“全忠仗义”的“法旨”,他改聚义厅为忠义堂,《水浒》的书名也变成了《忠义水浒传》。这就充分说明“三国气”和“水浒气”是相通的。由于封建统治者的提倡,也由于《水浒》这类文艺作品的传播,忠义已成为一种麻醉人民的毒剂,在社会上流毒很广。鲁迅指出:“社会诸色人等爱看《双官诰》,也爱看《四杰村》,望偏安巴蜀的刘玄德成功,也愿意打家劫舍的宋公明得法;至少,是受了官的恩惠时候则艳羡官僚,受了官的剥削时候便同情匪类。但这也是人情之常;倘使连这一点反抗心都没有,岂不就成为万劫不复的奴才了?”表面看来,《三国演义》和《双官诰》是正面宣扬忠义的,而《水浒》和《四杰村》则写的是啸聚山林的人物,似乎和忠义不相干,但作者并不是赞扬他们起义造反的,而是用另一种方式来宣扬忠义,因此同样起着把人民的“反抗心”引导到邪路上去的作用。这种为了爬上去而钻进起义队伍内部搞投降活动的人,在历史上并不少见。鲁迅不但曾指出宋代民谣“若要官,杀人放火受招安”是“当时的百姓提取了朝政的精华的结语。”而且记述了他在日本留学时有些同学问他在中国“最有大利的买卖”是什么,他回答道:“造反”。这句话曾引起了“大骇怪”。其实,宋江的“借得山东烟水寨,来买凤城春色”,做的正是这种“最有大利的买卖”。连地主阶级的反动文人金圣叹也看到了这一点,他在宋江为了“他日身荣,再来经过”而题所谓“反诗”的地方批道:“公欲以何科目出身?”他看出了宋江式“买卖”的“行情”。不过,他梦想把所有起义军斩尽杀绝,而不懂《水浒》作者的用意。他把《水浒》砍成了“断尾巴蜻蜓”,所以鲁迅说他“昏庸得可以。”

    《水浒》中的投降派典型宋江,作者写他“为人一世,只主张忠义二字”,可见忠义就是他搞投降主义的思想基础。“忠”,从来就是指臣仆对皇帝或主人必须绝对顺从的奴才道德,它的反动性很明显。“义”,就比较迷惑人,这必须作具体分析。晁盖提出的“竭力同心,共聚大义”和劫取“不义之财”,是站在农民立场上来看待人们行为的是非善恶的。晁盖“聚义”,是以造反为目标;宋江把“忠义”连称,则是以忠为核心,使义从属于忠的。《水浒》宣扬忠义就是宣扬要忠于皇帝、忠于封建统治秩序的奴才哲学,就是歌颂投降主义。鲁迅认为这种思想“是要中国人永远做侍奉主子的材料”,是“割头不觉死”的“软刀子”。《水浒》故事产生于农民起义不断发生的时代,封建统治者特别需要宋江这样的奴才。到清初统治秩序相对稳定的时期,宋江一类人物就变成黄天霸、展昭式的某一大官的捕快和保镖了。所以鲁迅论《施公案》《三侠五义》等书时,指出源流“出于《水浒》”。

    我们今天评论《水浒》,是为了巩固无产阶级专政而进行的一次政治思想战线上的斗争,是把社会主义革命向前推进的重要步骤。我们必须很好地利用《水浒》这个反面教材,把反对投降主义、修正主义的斗争进行到底。*

    字库未存字注释:

    @①原字火加敦

    @②原字面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