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玉才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红楼复梦-(清)陈少海 > 第九十一回 孟瑞麟草堂花烛 祝梦玉果掷新郎

第九十一回 孟瑞麟草堂花烛 祝梦玉果掷新郎(2/2)

度的侧室,家中一切内外事务,俱是水仙一人专主。连日料理彩姑娘完姻喜事俱已妥贴,又领着丫头、媳妇们将行装也收拾明白。今日见新大奶奶麻利能干,心中亦很欢喜,问松寿道:“咱们还是会过亲再择吉日,还是择了日再会新亲?”松寿道:“宝姐姐昨日说过,明日是黄道上吉日,择定寅时拜堂。咱们备执事轿马去接姑爷,他们拢共拢儿送来,热闹一天。让咱们请两天客,第四天上姑爷、姑娘起身回南,咱们开船上任。”水仙道:“话虽很是,亦有点儿为难。来的新亲全是自家人,倒很不要紧;倒是满城大小文武各官,内外俱到,难以摆酒,彼此不便。我想出个主意,不如借了洪家花园,到那儿做亲请客。那园子很体面干净,房屋又多,进去三五百人不很见面。就是做亲这一日,将内外客全行一请,不省了些事。那儿铺垫全有,咱们只将姑娘的妆奁、行李搬去,其余东西全搬上船去,说走就走。”松寿喜的大乐,忙差家人用节度名帖去借洪园,说小姐做亲缘故。

    水仙来与彩芝说明其事。彩芝正因公馆住房黑暗,闷出病来;听说十分欢喜,连忙应允。水仙立刻差妥当丫头、媳妇将彩姑娘房中所有箱柜床帐全行搬到洪园。自家押着妆奁亲往园中料理新房,因想起里面有几百竿湘竹,围着几间竹阁,精雅非凡。将竹阁做了新人洞房,真是投其所好。主意已定,吩咐照办。又择了几处,是四品以上各位夫人一处;五品以下各位命妇一处;新亲一处。外面也是分开筵宴,各无关碍。料理分派已定,差人去请夫人、小姐。不一会松寿夫妻同着母亲、妹子来到洪园,此时残雪未消,树竹亭台,别具一种风景。当晚是庄夫人给女儿暖妆,又是款待新妇,在内花厅开筵演戏,连水仙二夫人一共五席,唱的是全本《牡丹亭》。灯烛辉煌,笙歌达旦。

    次日早间,彩芝开脸、冠带已毕,拜辞祖宗,拜谢父母、兄嫂、庶母,彼此掩面大哭,甚为悲切。松寿出去料理,用节度文武全执事,八人大轿去接姑爷,连下三道请帖。又另差人请亲家太爷、贾姑太太并各位新亲爷们、太太,俱是三道庄启请帖。亲家们刚要上轿,松府家人送到新亲的上轿礼。祝筠同宝钗每人是十六样水礼,二十四色表礼。各位太太同桂大爷每位八色水礼,十色表礼。另有白银五百两,赏跟随姑爷过去的家人、小子、姑娘、嫂子们的喜钱。祝筠同宝钗商量,每人酌收一两件,余礼璧谢,重赏来使。命将喜钱收下,赏给男女家人,各去分用。

    诸已完结,祝观察坐上四人大轿,全副执事,鸣锣开道,先往洪园而去。后面就是宝钗,也是四人大轿,用四十名家将骑着对马,只用一柄红桑轿前是桂堂骑着领马,珍珠众姐妹俱骑牲口,领着姑娘、嫂子们一大阵围在轿后,真是威武又且体面。

    满街男妇都说自出娘胎没有见过这样热闹。那打执事的小夫笑道:“这才去了一半,热闹还在后面呢!”众人听说,都站着要看后面是个怎样热闹。

    祝筠先到洪园,松府家人在路旁跪接。轿中递过喜茶,一连三次。刚到大门,松寿拦舆打恭迎接。祝筠忙至门内下轿,松寿连打两恭,递过迎门喜酒。一路鼓乐直至花厅,松寿行了亲家大礼,连递五道喜茶。祝筠进去见了庄夫人,表叔嫂别有多年,相见甚为亲热。道喜之外,不能谈及家务。此时大小文武各官早已到齐。内中多半是祝府同年,贾、桂两家世谊,还有些远亲旧友。听见祝筠在新房下来,都赶着请去相会,将个祝筠一会儿应酬不暇。里面是荆、朱两位姨娘不会骑马,坐轿先到。松大太太同水仙都是向来见过的。

    正在热闹,接着宝钗们到了,大炮喧天,鼓乐齐奏。庄夫人领着媳妇一路迎接出来。松大爷在外相迎,直抬到花厅下轿。

    松太太久慕宝钗十分情切,水仙们念之更甚,今日相见,竟像是旧雨重逢一样,异常亲热。宝钗领着众姐妹到花厅拜见,各行大礼。对庄夫人将姐妹各指名姓,又与水仙拜见,彼此俱道想念之意。拜毕之后,让坐递茶,甚为恭敬。汝湘同姨妈分外亲热,娘儿们略说几句,松寿同着桂堂进来请安道喜。庄夫人拉着手儿笑道:“怀抱时,见你玉人儿的一个孩子,转眼二十年,长成这样好人材。我听说勇冠三军,将来同寿哥儿挣些汗马功劳,也是有趣。”桂堂答应,松寿同出外面陪客。那来道喜的夫人、命妇们听说贾府的宝二奶奶同祝府的奶奶们来了,都要见面叙亲道友,论年谊,说世辈,将宝钗姐妹们四面分开,不由松太太作主,各去叙谈。

    外面吉时将近,用节度的文武全执事,八人大轿。两班马上细乐,三班步下鼓乐。二十四对簪花披红马上提灯,四十对红纱宫灯,十六对明角灯是松府小子提在轿前,又是提炉,又是轿前细乐。自从头锣起至后拥上,摆有三里多路,十分整齐。

    又是文武大人、各差官带领人役将全执事去迎接姑爷,更外热闹。惊动满城男女,比看会又多。

    轿马执事来到座船,松府家人先送上姑爷升轿礼盘,齐到船中磕头道喜。梦玉道:“你们几个不是上一磨儿跟着老爷在我家住过几天吗?”众家人道:“不但跟着老爷在姑爷宅里住了几天,还跟着姑爷在平山堂给一个什么姓林的姑娘上坟添土,叫奴才们闹了一身大汗,脏了两件衣服。”梦玉不觉大笑,说道:“有功!横竖我总要给你们酬劳。因那年我到家就是老太太生日,赶过了生日,我上金陵给贾太太赶修房屋。你们就跟着老爷到任。等着咱们再说。”家人们道:“时候不早,请姑爷就上轿罢!”梦玉点头,吩咐伺候。只听岸上人喊马嘶,很像教场中操演一样。此时又添上祝尚书、贾府荣国公两处全执事,提灯鼓乐,又是八十名家将全披红摆队。

    梦玉上岸升轿,并看不见山川土地,一望尽是人的眼睛。

    好容易抬上大街,两旁人如潮涌,挤到轿前来看新郎。人人喝彩,赞不绝口。那执事彭乐马道摆有五里多路,慢慢走去。梦玉坐在轿中,很觉气闷,恨不能一步跳到。心中正在发烦,忽然挤过几百妇人女子,围着轿子要看姑爷,无不夸赞,看之不已。梦玉见这些妇女老少好丑不一。内中有个青年妇人,生的很有丰致,手中拿着个朱皮大桔,递与梦玉。梦玉不忍拂他美意,赶忙接在手中,向他点头笑谢,将朱桔在鼻边闻了几闻,那妇人心中大喜。谁知那些堂客们瞧见,人人都要送一个朱桔,登时将市上两担朱桔抢买一光。正是卖桔人遇着祝大爷,都是交运。梦玉起初还用手接,后来身上尽是朱桔,连手也举不起来。众妇女见姑父不接,只好丢进轿来。幸而轿身宽大,朱桔如雨点一样飞了进来。

    不多一会,将个新姑爷竟用朱桔砌在中间,梦玉只是不住大笑。

    那些家人、差役、兵丁因是姑爷喜事,又是妇女们,不便赶打,只可远远吆喝。八名轿夫押的十分沉重,嚷道:“众位太太们要送姑爷的果子,到公馆去送才是个礼,也没有在半道儿上丢在轿里。咱们是抬姑爷去成亲,并不是给你们抬果子的。”众妇女笑作一堆让开,八名轿夫算得了命,顾不得轿子沉重,放开腿抬着飞跑,说道:“快些走罢,再被奶奶们缠住,今日就别想抬到公馆。”

    众家人们摧着执事人马赶走,听着前面连声大炮,已到洪园。此时各位大人都知新姑爷被妇女们围住送果,彼此笑道:“潘郎掷果,得此又多一件风流典故矣!”众人报说姑爷已到,大轿抬到拜堂的正厅。各官们俱要看拜堂,两边坐满。夫人、命妇听说姑爷已到,同着宝钗们到屏后来看新郎。只见大轿内红光现现,砌满都是朱桔。内外笑声不绝,都说真是一件风流佳话。宝钗姐妹甚觉好笑。

    有新节度单大人的夫人说道:“姑爷带来喜果,最为吉利。况且又是桔子,名色更佳。咱们众人都带几个回去,沾两新人的喜气。”内中有好些夫人、命妇、太太、奶奶们望子心切,听见单夫人这句话,竟像得了仙丹一样,忙各差丫头、媳妇、姑娘们往姑爷轿里去取几个带回去。梦玉轿前挤满是人,争抢喜果,各人多少不一,叫喊嘻笑之声盈耳。

    内有一个上年纪的老妈,想着主人十分望子,必得新郎身下桔子一个,吃了一准有喜。正是报主之心甚切,使劲推开众人,半身挤入轿门,见桔子已被人抢个干净。他将昏花两眼定晴细看,见姑爷下面怀里尚有通红一堆。老妈心中欢喜,伸开五指一把抓祝梦玉吓了一跳,见这老妈将下身紧紧抓祝梦玉按着他手,说道:“妈妈你放手!我给你两个好的。”那老妈道:“我只要姑爷的这两个!”梦玉又不便对他说这缘故,竟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宝钗忙命佩金过去说令他庄重。佩金走到轿前说道:“兄弟你又来傻了,宝姐姐说你今日做新姑爷,叫人瞧着像个什么样儿?”梦玉笑的摇头道:“姐姐你拿耳朵来,我对你说句话。”佩金附耳过去,听梦玉说了两句,佩金抿着嘴儿笑的要死,在梦玉后面摸着两个朱桔对着那老妈耳边说道:“妈妈你抓着姑爷衣服,不是果子。这两个是姑爷怀里最吉利的喜果,你拿去,别叫人知道。”老妈大喜,接着千包万裹,恐被人抢去。他主人道喜回家,吃了这两个桔子,果然有喜,后来连生二子。因感老妈怀桔之功,将他养老终身,以报其德。可见忠孝二字若果至诚,再无不感格之理。因当日人多忙乱,没有记其姓氏,只称之曰”老妈”而已,此事表过不提。

    梦玉对佩金道:“姐姐等着让我出来,别叫娘儿们再抓住着,可是不当玩的。”佩金对松寿道:“就请新郎出轿罢!”

    松寿吩咐宾相赞礼,前后奏起细乐。三请新郎出轿,站在花毡上又请过几次。只听见里面仙音袅袅,是一班小子弟奏着细乐。

    接着几对姑娘们的红纱宫灯,又是一对提炉,里面异香扑鼻。

    后面是一对花烛,四个体面后生家人媳妇,扶着新人款步出来。

    宝钗们刚才俱未相见,看他身材光景与黛玉不差上下。两新人站定,请主婚家长拜神奠雁。祝筠行礼已毕,请两新人拜神交拜。

    此时,内外男女无不欢喜,只有宝钗一人刚才倒不理论,这会瞅着他们两个拜堂,只觉身上发起寒颤,手冷如冰,心口里就如刀扎,正是十分难过。见香灯细乐送两新人归洞房,众夫人们对宝钗道:“刚才没有去看洞房,这会儿咱们同去。”

    宝钗勉强答应。让新人们归房撒帐诸事完毕,同夫人们来看洞房。见此处尽是修竹,位置天然,竹叶上残雪未消,更显出青翠可爱。依山亭阁,曲槛高低,另是一种天然风景。来到洞房门口,见是几间竹阁,精雅非凡。宝钗越觉心中难过,进到阁中,有姑娘、媳妇们递上洞房喜茶。宝钗刚接在手中,抬头见上面一块竹匾,写着”潇湘馆”三字。宝钗心上一麻,手中银镶果茶杯掉了下地,身子有些支持不住,急忙走出阁来,赶到一座上亭上,不觉昏昏晕了过去。不知是谁救苏过来,且看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