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玉才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梁山政治-赵玉平 > 第五回之——李忠救人

第五回之——李忠救人(1/2)

    不知不觉已是春深时节,一派杂花生树、群莺乱飞的好景致。这天我批完了各处的文书,嘱咐中军主簿写了节略上报吴军师。我自己就忙里偷闲从后门溜出来,提调了一条泥鳅小船,由一个老军驾着,往水泊深处来看景色。

    才行不远,就远远看见右岸滩上聚集了一群人,中间有一个隐约像是柴大官人。

    我嘱咐老军把船划近。等离近了一看,果然是柴大官人小旋风柴进。地上还躺着一个老汉,浑身**的。我心中好奇,就下了船走过来看个究竟。

    原来那老汉是山前的农户,年成不好,春天青黄不接的当口一家五口断了粮,还欠着人家十两银子的陈年老债。

    眼看揭不开锅,儿子就把种子粮拿出来要熬粥救命。老汉自己不肯,嚷着:“饿死爹和娘,不吃种子粮!“坚决不让儿子动种子。可是儿子还是偷偷把种子粮熬粥了。老汉一时心窄,要寻短见,投了水,刚巧被路过的柴大官人遇见,就把他搭救上来了。

    柴大官人间随行的军需采办官:“山寨不是有令,青黄不接的时候,周围方圆百里的百姓凡有揭不开锅的,山寨都要送粮到户的。怎么还有人家挨饿?“军需说:“规定是有的,难题是告示一出,十里八乡的人家都到山寨来领粮食,个个都说自己家缺粮,山寨哪有如此多存粮分给众人。于是便改了章法,每年春节一过,各乡报上名单,山寨统一拨粮,各地自己发放。想是周转调拨,耗费时间,粮食没能及时到手的缘故吧。“那边老汉已经在人帮扶之下,坐起了身。听军需官说话,老汉接道:“几位英雄有所不知啊。自从梁山开仓放粮,两年了,我老汉是一粒梁山的粮食也没有吃到过!“柴进闻听此话就是一惊,蹲下身问:“老丈这却是为何?“老人把其中的原委讲了一遍。

    梁山的赈灾粮食是按时放到各村的,不过各村管放粮的人并不把粮食立时放出去。他要等些日子,等着各家各户来走关节,然后会把和自己亲近的、有所表示的人家列为放粮对象,同时自己也留一部分。真正能拿到救灾粮的普通百姓少之又少!

    。乡绅猛于虎啊!“柴进恨恨地说道。说着话从腰间摸了20两一锭的银子出来,交到老汉的手里说:“老丈,这是一些银子,拿回去买粮买种度饥荒吧。千万莫再寻短见了!“老汉千恩万谢地走了。柴进看着他蹒跚的背影,紧锁着双眉一语皆无。沉默了半晌,他突然问我:“朱军师,这赈灾的粮食不能这么个发法,这样下去岂不是养肥了那些乡绅,百姓依旧挨饿。“我点点头,确实需要想个新办法出来。

    巡山看景的心思早消得一干二净,我和柴大官人一路走一路商议,径往聚义厅来。一路上我反复考虑,进屋落座的时候,心里已经有了主张。当夜我和柴大官人就起草了新的放粮章程。

    其一,凡领粮米者需亲自到山寨来办理手续,并且每次限量三十斤,多领多来。这为的是增加领粮手续成本,闹饥荒的不怕麻烦,贪小便宜的就会考虑为三十斤粮食值不值得。

    其二,凡领粮米的,需登记姓氏、住址,梁山进行查证。一旦发现有人虚报饥荒,作弊冒领救灾粮,给予严惩,决不手软。这为的是增加作弊的风险,让贪小便宜的人望而却步。

    其三,给每村的困难户登记造册,组成互帮组,凡有新增困难户,需原有众人表决,通过了方可领粮。这为的是让挨饿的人有发言权,穷人最知道穷人苦,谁是作弊的,谁真有困难揭不开锅,立时就见分晓。其四,困难户组成的自帮组,实行按人口等额放量,有人要进组,经表决接纳的,增人增粮;同时互帮组内要每年公选,大家都公认可以自力更生的,要给予除名,但是减人不减粮,多出来的粮食大家平分。这为的是鼓励吐故纳新,确保把救灾粮用在最需要的地方。调整了新的办法以后,感觉良心稍稍平静了一些。

    第二天,柴大官人水泊救人的事情不胫而走。

    黄昏时分,我到裴宣处拿公文节略。一进门,看见丑郡马宣赞正和裴宣两个人争得面红耳赤。

    宣赞拉我坐下,跟我说:“朱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