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玉才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三国三十六计 > 二二.混水摸鱼——庞德设计下长安

二二.混水摸鱼——庞德设计下长安(2/2)

时日本公认的五大建设公司是鹿岛、大成、清水、大林、竹中等5家公司。

    间组建设公司是一家专营隧道、大坝等土木工程的公司。神部满之助董事长刚刚在外面进行业务活动碰了软钉子。回到公司大发怨气。因为他深深感到,不被看成一流的大公司,不仅自己不够体面,同时也不利于公司业务的扩大。

    “好吧!他们不承认,我就搅他个天翻地覆!”

    神部是个雄心勃勃、斗志旺盛的企业家,当他的公司进入城市建设领域,企望进一步发展时,遇到了这样的障碍,他自然没有就此罢休,而是采取了一般人没想到,也不敢做的策略。

    日本各大报社都收到了间组公司一笔大额的广告费,其要求新奇而简单,五大公司刊登广告时,落款加上间组;间组公司刊登广告时,也并列五大建设公司之名;在新闻、报道、评论等一切见报的文章中,凡提及建设业的大公司时,把以前的“五大建设公司”习惯用语改为“六大建设公司”。

    收人的钱,顺便做无损于己的事,报社哪有不同意之理?

    广告登出后,神部参加社交活动时,常常遭人明嘲暗讽,他一概置若罔闻,视而不见。对于“这就是‘六大建设公司’之一的间组公司的老板神部先生”之类的话,他慨然应之。

    公司的部下却忧虑不安,因为毕竟间组公司与五大公司还有一段差距。而且在间组之上的建设公司还多的是。像那样的广告,既被别人耻笑,还会被人误解为“骗子公司”的。

    神部理解他的部下,然而他自有他的如意算盘。

    神部没有失算,尽管知情人嘲讽、厌恶他,建设业的舆论却被他搅乱了,不知情者却慕名而来,间组公司当然也没有让他们失望而去,间组公司的业务扶摇直上,规模也越来越大,逐渐把一些原来在其之上的公司一个个抛在后面。

    3年后,神部的愿望实现了,间组公司终于名符其实地成了日本第六大建设公司。

    如果日本建设业舆论的一泓清水,没有被神部借报社之力搅得浑浑沌沌,很难设想,间组公司能登上第六位的宝座。

    搅浑水,这是先决条件。条件具备了,还得有“摸鱼”的本事。如果神部不能让慕名前来光顾的顾客满意而归,那么他的如意算盘也是打不响的。

    混水摸鱼之例说——克格勃造车祸

    一天下午,在苏联莫斯科郊外,一辆挂有外交牌照的小汽车从机场往市内疾驶。汽车里坐着的中年男人是西方某国驻苏使馆的高级官员,他身边的文件包里,有一份机密的文件。虽然汽车飞速奔驰,但心急如焚的外交官仍然感到太慢,他不时地举起手腕看着时间。突然,他的汽车右侧猛地冲来一辆汽车,司机骤然之间躲闪不及,一场交通事故不幸发生了。外交官和他的司机受了重伤,倒在撞扁了的汽车里,昏迷不醒。一群警察火速赶来,七手八脚将外交官和司机抬上救护车,送往医院。外交官身边的文件包在混乱中不知被谁拿走。大使馆官员闻讯赶到出事现场的时候,现场全部已被重新伪造过。结果,外交官出院后被判为违章驾驶:处以罚款,公文包被警察拿回,交给使馆。大使馆明明感到事出蹊跷,知道其中有诈,但却无法争辩。原来,车祸是苏联克格勃一手导演的,公文包也是被克格勃偷去,里面的机密文件早已被全部复制。

    人为地制造事端,使之具有逼真的自然效果,同时乘乱混水摸鱼,是达到自己目的而又不落形迹、让对方抓不住把柄的绝妙手法。

    混水摸鱼之例说——施催眠术盗取机密文件

    1982年初,苏联和平利用原子能委员会在莫斯科召开国际讨论会。国际代表中有4名日本人,他们是日立公司等两家在核研究上处于领先地位的公司派来的。国际讨论会结束后,4名日本人乘夜班火车赴列宁格勒参观。火车开动以后不久,日本人就一个个酣然入睡,鼾声大作。不知道过了多长时间,他们一觉醒来,大惊失色:他们身上所带的证件和大量文件全都不翼而飞。他们急忙赶回莫斯科,向日本大使馆求救。使馆立即通知苏联有关部门。不久,苏联警察局通知日本使馆“失窃案”被侦破,小偷已经抓到,这4名日本人丢失的证件也完好无损。但是,他们随身所带的文件被小偷们随手扔掉了,无法找回。

    这件事,其实不是小偷干的,而是克格勃的特务所为。他们先将一种催眠气体吹入日本代表乘坐的车厢,把他们麻醉倒,然后登堂入室,从容不迫地窃走日本人所携带的机密文件。但是,克格勃把戏扮演得如此逼真,日本人也只有吃哑巴亏了。

    自己作了案,事后却贼喊捉贼,是间谍机关惯用的诡计。这样会使受害者有苦难言,而作案者却暗自庆幸。因为尽管行为卑劣,但毕竟达到了作贼的目的。

    混水摸鱼之例说——施障眼法突破防线

    1945年3月,第二次世界大战已接近尾声,德国法西斯在东西两线受到苏联红军和英美联军的沉重打击,陷入绝境。为了彻底击败负隅顽抗的德军,占领德国首都,与英美盟军会师,迫使法西斯德国无条件投降,苏联最高统帅部决定发动柏林战役。

    柏林战役动用了苏联巨大规模的武装力量,共有4个方面军和10支舰队参加。围歼德军残余主力和包围、突入柏林的任务,由朱可夫元帅指挥的白俄罗斯第一方面军和科涅夫元帅指挥的乌克兰第一方面军共同完成。

    4月14日,柏林战役打响。白俄罗斯第一方面军挺进到奥得河畔。奥得河是一个关键的战略要地,德军在这里建立了两道坚固的防御带。朱可夫元帅决定对奥得河防御区实施坚决、迅速、集中的突破,为此调集了强大的兵力与火力。同时,为了使进攻更具突然性,加强突击的奇效,更有力地摧毁敌军的抵抗,朱可夫采取了巧妙的战术措施。进攻开始前,苏军实施了战斗侦察,先头部队越过敌军雷区,弄清了敌军主防部位。4月16日夜晚3点,进攻正式开始,苏军从空中和地面向敌军阵地猛烈轰击。20分钟后,轰击停止。就在轰击停止的一瞬间,苏军的143部强大功率的探照灯突然同时打开。光束强烈地射向德军,整个战场亮如白昼。这一前所未见的冲击方法使德军顿时惊慌失措,乱做一团。德军一时之间,搞不清楚这是什么新式武器,更弄不明白苏军下一步要做什么。剧烈刺目、迎面而来的灯光使处于黑夜里的德军几乎全成了瞎子。他们看不清苏军的位置,不知道要向哪里还击。同时,眩目的强光也使德军看不清自己阵地的情况,军官找不到士兵,下级找不到上级,炮兵搞错了武器结构的位置。而德军阵地则在苏军眼底暴露无遗,使苏军毫无遮拦地尽情打击。苏军步兵和坦克兵未费多大力气,就冲入德军阵地2公里。

    在朱可夫元帅指挥大军向奥得河德军阵地突击的同时,科涅夫元帅领导的乌克兰第一方面军在尼斯河畔也向德军发动了突击。德军在尼斯河沿岸构筑了两道防御阵地,企图以此阻挡苏军的攻击。16日凌晨,科涅夫的先头部队渡过尼斯河对敌发起冲击,查明了敌军沿河岸的阵地。天亮后,炮火准备和航空火力准备开始。同时,苏军阵地上大量烟雾冲天而起。浓烟缓缓向河对岸德军阵地飘来。很快,尼斯河和德军阵地被浓重的烟幕所笼罩覆盖。德军被苏军施放的烟雾弄得眼前混沌一片,既看不清对岸苏军的情况,也看不见自己阵地上军队和装备的情况,顿时丧失了视野。苏军乘机枪渡尼斯河。工程兵迅速开始架设载重舟桥,步兵则利用就便器材渡河。几个小时后,舟桥和可以通过炮车、坦克车的低水桥全部架设完毕。苏军步兵、坦克兵、炮兵顺利越过尼斯河。这时,席天卷地的烟幕还未散去,德军明明知道苏军在抢路过河,但他们无法判明苏军强渡尼斯河的突破地段在哪里,因而也更无法瞄准射击,这样,眼睁睁让苏军渡过大河,突入自己阵地。苏军当天晚上就突破德军第一道防御带,并楔入第二防御带近两公里。

    混水摸鱼之例说——希特勒的阿登反击战

    1944年秋,第二次世界大战已接近尾声。盟军对德国展开全面反攻,但由于战线过长,兵力不足,尚需重新调整部署。希特勒抓住这个机会,集中优势兵力,孤注一掷地向盟军最薄弱的阵线——阿登地区展开了最后反击。

    希特勒看到当时形势对自己很不利,只守不攻,这无异于坐以待毙。他冥思苦想,费尽心机,最后终于制订出一个大胆的作战计划:集中优势兵力,出其不意发动反攻,突破盟军的防线,直捣缪斯河;再分兵两路,直插安特卫普和布鲁塞尔,夺取艾森豪威尔的主要供应基地,将欧洲盟军切成两半,消灭美第一、九集团军、英第二集团军和加拿大第一集团军。用这个办法一举夺回战略主动权,彻底解除德国西部边境的威胁。

    12月15日晚,天特别黑,浓雾笼罩阿登森林地区,大雪覆盖着群山。在接连几天的恶劣气候掩护下,28个师的德军悄悄进入了进攻阵地。美军第一集团军的两个军防守着阿登战线,他们共有6个师(仅有一个坦克师)约8万人。正在酣睡中的美军官兵做梦也没有想到,德军的绝对优势兵力正虎视耽既地待命出击。就是在盟军最高统帅部中,也没有任何人想到,穷途末路的德军竟会突然发起凶狠的反扑。

    1944年12月16日晨,当时针指向6时30分整,密集的德军大炮突然喷出凶恶的火舌,几乎所有的美军阵地都遭到了猛烈轰击。惊恐的美军官兵慌乱地钻出睡袋,爬进掩体。电话线早被炸断,美军呆在掩体里,根本不知道是怎么一回事。炮击刚一停止,数百架德军探照灯“唰”地放光,美军还没反应过来,德军的坦克履带已经碾碎了残存的美军工事。阿登前线的美军被打得措手不及,几乎全线崩溃。

    在中线进攻的德军进展神速。因为在这里防守的是正在休整补充的美军和从美国国内刚调来的新兵。12月17日晚,美军第106师约9000人被德军包围,最后被迫全体投降。这是美军在欧洲战场上一次最惨痛的失败。

    在南线,德军成功地建立起了一道壁垒,保护着中线德军的进攻。还在战斗刚打响之时,希特勒就命令党卫队分子奥托斯科尔兹内指挥一个有2000人的会讲英语的德军特种旅,身穿美军制服,乘坐缴获的美军坦克和吉普车,伪装成美军潜入盟军后方。他们切断交通线,杀死盟军传令兵,在交通要冲胡乱指挥美军运输;他们还散布美军司令艾森豪威尔已遭暗杀,德军已获大胜的谣言;一些小股部队越过前线,控制了缪斯河上的桥梁,使德军装甲部队主力顺利通过。由于这些特种兵的破坏,美军前线情报乱成一团。到12月18日晚,盟军最高统帅部才搞清敌情,确定这是德军的一次大规模反攻。

    到这时为止,在阿登战役中,德军占尽了主动,盟军付出了惨重代价。但当盟军稳住阵角,组织力量反攻时,希特勒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把初步取得的战果化为泡影。当时面对强大的盟军,德军只有迅速撤退才能免遭围歼。但希特勒听不进任何有关撤退的建议,继续下令向前推进,直到1945年1月德军付出高昂的代价后,希特勒才不得不下令撤退。

    混水摸鱼之例说——日军假情报救残部

    1943年2月,在太平洋战场上,日军驻守瓜岛的部队被美军团团围住,已经成为瓮中之鳖,面临全军覆灭的危险。在日军作战指挥部里,作战参谋门绞尽脑汁,经过几天的研究,日军一致认为,挽救自己命运的惟一可行的办法就是调动美军,使美军的包围圈出现漏洞,这样日军残部可乘机突围。为此,日军设计了一个大胆的调虎离山之计。

    潜藏在拉巴维尔椰林里的日军破译队承担了这项十分艰巨的任务。

    原来,由获本大尉领导的日军破译队经过长期的无线电侦察,比较详细地掌握了美军海上无线电通信的第一手资料,对美军的无线电组网情况、工作频率、使用呼号、电台程式、联络时间、机器音调都了如指掌。日军想通过无线电台制造假情报来完成调动美军的企图。

    2月7日,日军由小柳少将率最后的19艘驱逐舰,乘海上薄雾向瓜岛方向进发。是营救成功,还是瓜岛残余军队覆灭,将取决于这次无线电调虎离山计划实施的成败。

    凌晨3点40分,美军基地电台不断地呼叫着他们在所罗门以北的前线警戒一号电台(一号电台是美军在所罗门以北担任警戒任务的重要电台),而一号电台不知是没有听到还是没有及时回答,没有反应。获本大尉听到这一情况后,当即抓住这一可贵的时机,组织日军电台冒充一号机与美军基地电台迅速沟通了联络,并要求发报,美军基地服务员竟然在没有询问暗令的情况下,便毫不怀疑地同意发报。获本大尉很快把事先拟好的假电报拍发过去,报文是:“发现日军机动部队,航母2,战舰2,驱逐舰10,方位东南,午前4时。”

    美军基地指挥电台见到电文立即回答道:“电报收到,我是基地,保持联络。”

    果然,美军基地电台中了日军的诡计,他们把刚刚收到的日军假电报,一字不漏地转发给整个美军舰队。于是,美军最高司令部和下属部队之间的通信联络突然频繁起来,紧急调动美军的海上机动部队。乘着一片混乱,小柳少将率领的19艘驱逐舰满载着瓜岛残余日军,安全地撤出了美军的包围圈。

    混水摸鱼之例说——苏军入侵阿富汗

    阿富汗是西亚的一个战略要地,一向有“中东的桥梁”之称。古往今来,它是周围各大国觊觎的目标,是兵家必争之地。苏美争霸的年代里,苏联想方设法把势力渗透进来,企图牢牢控制阿富汗,为其扼住西方石油动脉波斯湾服务。

    1977年9月,阿富汗政府总理、国防部长阿明发动政变,处死了与苏联关系极为密切、由苏联扶植上台的领导人塔拉基,自任革命委员会主席和阿富汗执政党人民民主党的总书记。阿明虽然表面宣称“同苏联有着友好的兄弟般的关系”,心中却对苏联极为不满。他心怀异志,图谋离异。阿明赶走了曾参与谋害自己的苏联大使,多次回绝访苏邀请,同时反对苏联要求改组阿富汗军队、警察的主张。阿明对苏联表示愿意直接出兵帮助镇压穆斯林**武装的“请求”,也“婉言谢绝”。他不但抵制了苏联控制阿富汗情报部门的企图,还全面改组了秘密警察和保安部门领导机构,加强了个人控制。同时他还努力接近西方国家。这一切,让苏联感到阿富汗有脱离自己操纵的现实危险。恰在此时,阿国内形势日趋动荡,**武装斗争如火如荼,许多省份已被游击队控制。所有这些,显示出苏联惨淡经营多年的成果有毁于一旦的可能。因此苏联下定决心,不仅要“换马”,扶植一个俯首听命的代理人,而且要直接出兵,武装侵略,确保阿富汗这一南下基地牢固地掌握在自己股掌之中。

    苏联为入侵阿富汗进行了续密的部署。为了保证入侵计划周密可靠万无一失,1979年10月,苏陆军总司令以访问为名来到阿富汗,了解情况,安排布置。11月初,苏联中亚部队开入阿富汗,以让阿政府军腾出力量剿灭反叛为名,支走了阿富汗部队,接替了一些重要防卫任务,从而架空了阿富汗防卫力量,控制了苏军入侵的通道。11月底,阿政府军4个师从首都喀布尔调往外地。12月初,苏联又空运一个营的兵力进入阿富汗,严密控制了一些重要的空军基地和机场。大批相貌与阿富汗人极其相似的苏联中亚部队被运往喀布尔。1979年12月24日,苏拉开大规模入侵的序幕。两天里,昼夜不停的苏巨型运输机完成了150次空运任务,驻阿苏军一下增至近万人。为了使阿富汗政府完全丧失抵抗能力,陷入束手待毙境况,苏联采取了狡诈的手段。在入侵前的第三天,苏联驻阿军事顾问劝说驻喀布尔的阿富汗第七师和第八师司令下令将部队武器弹药分别集中,进行“清点”。在巴格拉姆空军基地,苏军以“维修检查”为名“暂时接管”了通讯线路,其他一些地方的苏军借为坦克实行“夏季改装”,控制了大部分阿军坦克。入侵前48小时,苏军军官正式向有所疑心的阿富汗高级军官信誓旦旦地保证:“苏阿两国决不会出现任何不幸事件。”使阿富汗政府丧失了一切警惕和抵抗手段。

    12月27日晚7点,苏军突然用炸药炸毁了阿富汗邮电总局,完全瘫痪了喀布尔同外界的通讯联系。7点30分,大批苏军分三路杀去,进占广播电台、革命委员会主席官邱和阿明居住的旧王宫。实际上已经被缴了械的阿政府军根本无法抗拒,只有阿明的私人卫队进行了顽强反抗。3小时过后,阿明及其子女被处死,苏军控制了整个喀布尔,入侵轻松地完成了。几天之后,早已集结待命的苏军立即出动,长驱直入,分六路纵深推进,迅速占领了阿富汗所有主要城市和交通干线。

    在采取重大行动之前,使用各种手段、借口,放出和平烟幕,麻痹对手戒备和警惕,架空、解除对方的防御与抵抗力量,是顺利达到行动目的、事半功倍的前提。

    摘自《三国智谋应用50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