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玉才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司马炎大传 > 二 令狐愚密谋反叛 王凌贼自裁吞钉

二 令狐愚密谋反叛 王凌贼自裁吞钉(2/2)

以利害,劝说他不该跟着王凌背反。

    杨弘说,他何尝愿意?只是太尉威逼,被迫无奈罢了。

    黄华见杨弘并无谋逆之心,便说:“丞相平素对王凌不错,这次又荐升为太尉,王凌实不该谋反。为今之计,我们不如向丞相密报,以保社稷平安。”

    杨弘点头道:“好,小弟一切听你的。”

    他们便联名写了密信,交心腹飞驰洛阳报与丞相。

    司马懿接到究州密报,将信将疑。派人传来王凌之子王广。王广想不到父亲真的要谋反,便把先前令狐愚与父亲密谋拥立楚王曹彪之事,和自己的规劝一五一十讲了。司马懿不敢迟疑,立即进宫奏明少帝。

    少帝惊恐,责令司马懿亲率大军讨伐。

    司马懿怕王凌挺而走险与东吴勾结。为稳住他,奏请少帝传诏,念王凌拒吴有功,赦免其罪。司马懿又特意让王广送往寿春。

    司马懿亲率大军来到黄河,上了战船,扯满凤帆,顺流直下。

    途中,司马懿不放心,怕大军逼近,惊动王凌。又亲自修书,好言软语劝告王凌。

    顺凤顺水,大军九日便赶到甘城。

    王凌想不到事情败露,十分惊慌,接连收到少帝诏书和丞相手节,见措词温和,加之儿子王广的劝谏,自知不是对手,只好乘坐小船去迎接司马懿。他站在船头上,让部下缚了双手;身后站着捧着印绶、节诫的掾吏。

    王凌的小船行到丘头,迎上了司马懿的船队。

    司马懿端坐在楼船上,远远望见王凌的狼狈相,放下心来。令主簿乘小船过去为王凌解开绳索,退口印绶、节诫,并婉言慰藉。

    王凌见状,认为已被圣上赦罪,也受到丞相的谅解,心里悬着的石头落了地,完全消除了疑虑。感激涕零地命军士划动小船,去靠近丞相的楼船。他要上楼船向丞相当面谢罪感恩。

    可是没等小船划动,就被司马懿抬手喝止。王凌一阵茫然,远远望着神情严肃的丞相说:“下官愚钝,误人歧途。丞相只须一纸相召,下官便会自缚了去洛阳,怎么敢劳丞相亲率大军赶来呢?”

    司马懿冷冷他说:“你恐怕不是一封书信就能请得动的客人呀!”

    王凌一听,心里凉透了。嚎喘他说:“丞相书上说的可以赦免下官,莫非要不算数?丞相岂不是有负于我?”

    司马懿斩钉截铁地回道:“我宁愿负你,不愿负国家。”

    一挥手,几艘小船围了上去,挟了王凌小船行到岸边,下船绑了,准备押送京师。

    王凌自知罪孽深重,死罪难逃。但又不死心,要试探一下自己是否还有生还的希望,便向押送官索要棺材钉。这是民间习俗。如给了棺材钉,就是要你必死。

    押送官禀报丞相,司马懿毫不犹豫地一摆手,“当”的一声,一枚长长的棺材钉扔到王凌的脚下。

    王凌望着脚下的棺材钉,感到一阵锥心刺骨的疼痛,感到彻底的绝望,仰天长叹:“天哪!我这是何苦呢?在活八十春秋,到头来身与名俱灭。可悲啊可叹!”

    他仆伏于地,以口衔起冷冰冰的棺材钉,顶着地,猛地将钉吞下肚去,了却了生命。

    司马懿毫不怜惜,率大军进入寿春城。

    王凌部将张式等参与谋反者,听说王凌自尽,纷纷自首。

    司马懿二话不说,凡是跟着王凌谋反的,无论主从,概不赦免,一律灭三族。

    楚王曹彪被从白马押来。

    司马懿当面宣读诏书道:“楚王彪,国之至亲,作藩于外,不能待奉王度,表率宗室,而谋干好邪,与太尉王凌、究州刺史令狐愚勾通逆谋,图危社稷,有悻忒之心,无忠孝之意。宗庙有灵,将以何面目以见先帝?朕深痛心你自陷罪辜。现有司奏,你当受到刑法治裁。朕念你是宗室国亲,不忍戮于市井,故遣使者赐书,你自己了断吧。”

    曹彪还算聪明,自知难脱死罪,已自备了鸩酒。遂饮鸩而亡。

    司马懿肃清了叛逆,念黄华、杨弘举报有功,奏请少帝,二人进爵为乡侯。对王广大义灭亲,也好言抚慰,予以褒奖。

    一场没有来得及爆发的叛乱被扑灭了。

    司马懿回到京师,未雨绸缨,奏请少帝,将曹魏宗室诸王集中于邺郡,严加监管,以防不测。

    少帝准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