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前言(1/2)

    前言

    你需要是个聪明的病人

    对待健康,几乎所有人都是乐观主义者——没人会想到自己有一天需跟医院打交道,更没有人会想癌症的悲剧会搬演在自己身上。对我们而言,更多的时候疾病是天上掉下的陨石,落在谁头上谁倒霉——于是平时我们肆无忌惮地透支着我们的健康,幻想着春暖花开的幸福生活。

    如果疾病真的离我们这么远,为什么要去关心它呢!潜意识中,我们排斥着与疾病相关的一切概念:医学常识、医院、医生……我们宁愿追索千里之外一个明星昨晚的宿醉,也不愿花一点时间去了解一下居家周边医院的情况,去了解一下一旦自己或家人发生意外,可以通过何种途径找到及时而有效的医疗帮助。

    一般情况下,大多数走进医院的病人都对自己即将面对的这一庞大机构一无所知:医院是怎样运作的;如何与医生更好地沟通;如何找到有益的帮助;如何避免成为医院这一“官僚机构”的牺牲品;病人如何维护自己的权益……在对医院及医生一无所知的情况下,不自信与盲从是大多数病人的“通病”。他们走进医院时充满恐惧和无助,在这纷纷杂杂、由无数通道组成的医院中茫然无所适从,只能将一切决定权交予医护人员——然而,并非所有的医护人员都值得托付。

    在讨论如何当一名聪明病人的过程中,我同行的反应远超出我的想象。有些同行对此相当愤懑,认为教导病人“聪明”等于承认医疗行业有众多的“潜规则”(即便这些“潜规则”真的存在,作为医生,我们又有什么必要站出来承认呢?);另一些同行则认为,鼓励人们当一个聪明的病人就是鼓动病人不信任医生,医疗行业是一个相当专业化的行业,治疗疾病的前提就是病人信任医生,讨论这个话题,不仅仅损伤了医患之间的信任关系,而且最终受损伤的还是病人。然而我始终对以下观点深信不疑:目前的中国需要聪明的病人,聪明的病人不仅不会恶化医患关系,相反,会更好地与医生沟通,会更深刻地理解医生的治疗行为,会更积极地参与医疗决策;多一些聪明的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