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04 鲁滨孙漂流记 1719年(2/2)

    一直到第28个年头一艘英国船来到该岛附近,鲁滨孙才返回英国。这时他父母双亡,鲁滨孙收回他巴西庄园的全部受益,并把一部分赠给那些帮助过他的人们。

    笛福在书中叙述了鲁滨孙过着与世人完全隔绝的生活,内心孤独而痛苦。其中有一段这样描述鲁滨孙的感受:

    我心里忽然产生一种说不出来的嘤嘤以求的强烈要求。有的时候,我不禁脱口而出大声疾呼:“啊!哪怕有一两个-那怕只有一个人从这条船逃出性命,跑到我这儿来呢!她好让我有一个伴侣,有个同类的人说说话儿,交谈交谈啊!”我多年来过着孤寂的生活,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强烈地渴望有人往来,也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深切地感到没有伴侣的痛苦。

    鲁滨孙内心的这种孤寂感和痛苦感,这种对朋友的强烈呼唤,正是人生需要友谊的很好说明。

    在那个荒岛上,没有任何测量时间流逝的工具,只能靠在木头上刻符号来计算天数,为了重新拾起勇气,鲁滨孙写了一张厉害差异表,把种种可能都分析出来。

    无论是出于消极还是积极,这使得他能够冷静下来,从只会空想的日子里解脱出来,学会从绝望中寻找希望,从而勇敢地去面对现实,改善现状。

    《鲁滨孙飘流记》给读者最明显的感觉就是真实具体、亲切自然,巨大的吸引力让人不忍释手。这主要是因为笛福采用了第一人称“我”来叙述和回忆,给读者讲故事,并且经常取证于鲁滨孙的日记,将人物细微的思想活动刻画得非常细致。

    笛福成功地塑造了鲁滨孙这个典型人物,不仅赋予鲁滨孙种种人类优良的品质,像勇敢、智慧、意志坚强和挚爱劳动,并使他具有一个“理想的”资产者所应有的一切特征:实干精神、清教徒的宗教信仰和严谨等。所有这些又都是通过形象来表达的,鲁滨孙的坚毅的性格,通过具体的行动,如他怎样用整整42天工夫做一块木板,怎样费了那么多的时间和劳力做了一只独木舟,却不能使用,又顽强地开始造第二只船等等。作者就是通过许许多多真实的细节把人物性格突出出来。

    《鲁滨孙飘流记》被后人尊奉为十八世纪欧洲现实主义小说的奠基之作,进而成为文学史中的传世之作。

    世界上一切好东西对于我们,除了拿来使用之外,没有别的好处。

    一个人只是呆呆地坐着,空想自己所得不到的东西,是没有用的,这个绝对的真理,使我重新振作起来。

    一个人在明白事理以后,就会觉得,被上帝从罪恶中救出来,比被上帝从患难中救出来,幸福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