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玉才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狮子精神 > “经营之神”的赞美——自立自强的狮子(2)

“经营之神”的赞美——自立自强的狮子(2)(2/2)

结识并结了婚。1985年11月,23岁的叶建明揣着200元来到香港,开始了新的创业生涯。来到香港的第二天,叶建明就找了份工作:在一家工厂负责包装棉纱,一天可以挣到60多元。每天站在流水线旁包装滚烫的棉纱,工作非常枯燥,半年后,叶建明辞职去了一家生产蜡烛的工厂。

    这里的工作更加艰辛。叶建明一个人要看管200台模具,将滚烫的蜡油倒入模子后,必须趁蜡油还没有冷却的时候,就用手将蜡烛起出。厂房里不但热,而且到处弥漫着蜡油的味道。一天下来,人就没有了任何食欲。炽热的油桶把叶建明的腿烫出了大泡。不到半年,叶建明又离开了这家工厂。

    其后,他到一家生产服装垫肩的工厂做工。不到1年的时间里,叶建明把工厂的每一个工种都干了一遍。有人找到叶建明,提议合伙开垫肩厂。叶建明想方设法借来了钱,再度创业。为了推销产品,他跑遍了香港各地,只要是有服装厂的楼宇,就钻进去,一家一户地敲门推销,受尽了别人的白眼与呵斥。

    1986年下半年的一天,叶建明到位于元朗的一家羊毛衫厂催款。不久前,他还给这里送过货。这次来却突然发现,羊毛衫厂已经关闭。50多万元的货款泡汤了。叶建明在香港的首次创业就这样失败了。

    1986年11月,叶建明的大儿子出生。由于香港的生活条件艰苦,只好把孩子送回内地老家,请父母帮助抚养。在家人的鼓励下,叶建明决定做回自己的老本行:生产手套。

    第二年3月,嘉鸿公司成立。为了找销路,叶建明找来电话黄页,一家家地给贸易公司打电话推销,然后送货上门。有时要送货到很远的地方,疲惫不堪的叶建明在车上就睡着了,被一路拉到总站。就是这样,还经常被人坑害:他把产品送到客户手中时,客户并没有提出异议。但几天后,叶建明前去收款时,对方却从中挑出一两件有瑕疵的产品,说产品质量不合格,耽误了生意,声称要投诉他。

    有了几次这样的经历,叶建明痛下决心:绕过贸易公司,自己做出口。他从香港贸发局买来国际客户的资料,给全世界的客户寄发信件,大海捞针般地寻找客户。

    1988年,当叶建明的第二个儿子出生时,公司的业务逐渐有了起色,规模也开始扩大。20年前,当叶建明开始创业时,全香港的同类企业达到200多家。经过市场的优胜劣汰,如今,有30年以上历史的大企业只剩下20多家。叶建明的嘉鸿公司跻身前3名,他也成为当之无愧的“手套大王”。

    面对事业的辉煌,叶建明教育自己的孩子:一个人无论做什么,都需要一种精神。而这就是“爱拼的精神,吃苦的精神”,就是自强不息的狮子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