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玉才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人脉力 > 如何利用新型工具扩充自己的人脉资源

如何利用新型工具扩充自己的人脉资源(2/2)

再者,就是建立网上数据库,使用网络E-mail进行网联。认识新朋友后,请尽快将对方的姓名、E-mail、电话、嗜好、特色、生日及所有相关数据,都加入你的数据库,并设定PDA或在笔记本记录,提醒自己在特定时间写封信与对方保持联络。毕竟,如果你根本无意让对方融入你的生活,那当初又何必煞费苦心结识新朋友呢?

    当然,在使用E-mail进行网络联系时,致谢函不失为一种促进彼此关系的好方法,有助于传达彼此间的善意。如果在飞机上认识某人,当天稍后便E-mail给对方;如果是在鸡尾酒晚宴中认识某人,亦可在隔天早上寄出电子邮件;如果只是偶然巧遇,E-mail更是迅速表达“很高兴认识你,请保持联络”的好方法。在这类寒暄问候的邮件中,不妨引述彼此在交谈中聊到的事,如共同的嗜好或业务兴趣,将有助于对方记住自己。

    ……

    身处网络资讯发达的现代社会,现有社会构造与体制的既有权益在日渐衰弱。也就是说,特权阶级的人脉力量在急速减弱。预计在不久的将来,构成现今权益构造的人脉力量也会以惊人的速度衰退下去。取而代之的是经由网络流通而带来的无限商机,网络世界将成为主要人脉会聚地。最新信息仅能由少数人独享的时代已经结束,以信息发布、收集与活用为轴,不断创立新的人脉团体,信息价值共享的时代即将来临。

    新时代的到来也意味着构建新人脉机会的扩大。当然如前所述,经营人脉必须具备最基本的技法与要领,因此,我们说经营21世纪型人脉也会产生新规则。

    当然,在网络上建立人脉,也有传统人脉没有的缺点。例如**问题,如果你在某地有几处地产,你未必想让全天下的人都知道,但你的朋友却可能在网络上告诉你原本不认识的人。更敏感的是,在某些网站上一个人的私事、生活习性、个性等都可能因为在网络上公开而被轻易找到,用来做法律诉讼、犯罪的资料。也有人抱怨因为参加社交网站,太容易被找到而饱受骚扰,每天要应付许多邀约、信件,甚至屡被根本不认识的人邀请参加一些团体或活动。

    那么,我们面对上述问题,怎样应对才能让网络避害趋利地为我所用呢?

    这就要求,我们在使用人脉网站时,注意以下三方面的内容:

    首先,要注意自己在网络上呈现的方式。现实生活中,出门应酬要衣着整齐、言语得当,在网络粘贴照片、写文章留言也要注意这些。

    其次,人面对网络人脉就像面对实体人脉一样,自己要先决定参与到什么程度、跟别人要保持什么样的距离,只想与什么样的人、事联络,这些都要注意。

    最后,使用社交网站前要仔细阅读网站上的规定和政策,确认哪些资讯会被怎么使用。随着人脉网站越来越普及,也有网站开始收费,为了维持品质,使用者可以有选择性地参加,这样可以减少被骚扰的概率。

    纵观人类历史,从来没有一种通信工具像互联网络这样为人们提供了广泛联系的可能性。只要有一台联网的电脑,你就可以足不出户与远在地球上其他地区的网友们联系,就像与邻家女孩聊天一样方便。有人甚至说,在网上,孤独成为纯粹的心理名词,因为只要你愿意,你总可以在网络上找到与你脾气相投的朋友,时间、空间、国界、种族都不能阻碍你,唯一可能阻碍你的,就是你宁愿保持孤独。

    网络交友系统是在电子邮件、聊天室以及MSN、QQ等网络技术手段不断丰富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到现在已经形成了相当的规模,可谓“门派”林立,特色各异。有的人喜欢去特定网站、特定主题的聊天室与相对固定的网友会面,有的人则习惯于通过电子邮件进行深层次地交流。

    网络交友的发展只是整个网络文化发展冰山的一角。正像许多事物一样,网络交友的“双刃剑”效应也成为许多专家学者关注的焦点。但是,随着立法部门对从事网络交友中介的有关公司、网站进行规范,再加上我们自己辨别是非能力的加强,相信这种新生事物会得到更好、更快的发展。当然,我们也希望你是网络交往的受益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