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挺经 第三章(2)(2/2)

 言讷行缓,则德进

    曾国藩指出:“言语迟钝、举止端重,则德进矣,要做到沉稳,需注意‘讷言缓行’四个字。”

    ● 解读

    古人说:文如其人,人如其文。只有浪漫潇洒的李白才会邀月对酒,其奇幻峥嵘之思、雄迈悲慨之气,可见于名作《蜀道难》、《将进酒》等。只有凄婉清丽的柳永才会吟唱出杨柳依依的诗句。什么样的人便会写出什么样的文章,这其实矫饰不得,掩藏不了。

    曾国藩指出,作文的峥嵘雄快之气,除了读书培养外,它与个人道德修养有关。因此他告诫儿子:“总要养得胸次博大活泼,此后更当有长进也。”他教导儿子当“在气势上用功,无徒在揣摩上用功”。读古人文,如读陶渊明诗文,不要停留在文字表意上,“若能窥其胸襟之广大,寄托之遥深,则知此公于圣贤豪杰皆已升堂入室”。他批评儿子拘于场屋八股文格式,写出的文章缺乏蓬勃之气,教导儿子作文不要拘于格式,更不要受制于科举范式,应当放开精神,以目今之时务为论题,将气势展开,不要“束缚拘滞”。

    师法韩愈雄奇之文风,是桐城派标举的一条文统。曾国藩真正实现了几代人的夙愿,其文学理论,“阳刚”之论独具特色。首重“气盛”,从着字、造句、分段、谋篇诸多方面进行探究。曾国藩的作品,是阳刚之文成功的典范,字里行间洋溢着浓烈的雄浑浩然之气,从一个侧面表现出那个巨变的社会的时代风貌。

    伟人**心雄万古,无所畏惧,有压倒一切敌人的气概,故其文章、诗词气势磅礴,无人能敌。在重庆谈判期间,**把自己于1936年2月写的那首《沁园春·雪》重新抄录后,赠送给柳亚子。柳亚子读后欣喜若狂,直呼“大作”、“大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