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朋友的借条(2/2)

回去,等了彦冰两年,依然没有任何消息,手机号码也成了空号。这下,彦冰可真的失踪了。君浩急了,公司效益每况愈下,他已经面临经济危机了。他怪彦冰不吭一声就走了,更怪他连个电话也不打,连个邮件也不发。难道在躲着自己吗?如果彦冰真的在躲,那就是在躲那一万五千块钱。君浩越想越生气,越想越伤心。要知道,他们的友情持续了将近三十年,如果就因为这一万五不再维持了,岂不可笑吗?

    于是,君浩决定回老家一趟,看看彦冰究竟是因为什么而躲着自己。另外,他还揣着那两张借条。回到了故乡,君浩发现,故乡已经有所变化了,彦冰所在的村子已经被改造了。几经周折,君浩找到了彦冰的家,他家却还是破破烂烂的。君浩一脸困惑,难道彦冰没有改善父母的生活条件吗?接待君浩的,只有彦冰的父亲。君浩并没有一上来就提钱的事情,而是和彦冰的父亲聊起天来。

    彦冰的父亲看起来很虚弱,身体也更加佝偻。他叹了口气,用沙哑的嗓音说道:“哎……彦冰走了。”

    这回可找不到他了,君浩心里想着,显然,他并没有听明白彦冰的父亲在说什么。

    彦冰的父亲见君浩并没有领会,于是哀伤地说:“他是在盖房子的时候从房顶上摔下来的,不久就去世了……”

    这个消息对于君浩来说,简直是晴天霹雳,彦冰要盖房子?盖什么房子?君浩满脸的疑惑。

    “他一直想为你们小时候读书的那所小学盖几座房子,学校的条件太差了,房子早该修了,他刚参加工作时就提起过。他怕下雨房子会塌,万一砸到了孩子们……所以,他很急,攒了钱辞职回来盖房、修房。”彦冰的父亲不停地说着,仿佛这件事积压在他心里多年了。

    君浩顿时明白彦冰为什么要向他借钱了。

    彦冰的父亲接着说:“房子已经盖好了,就差屋顶的瓦片了。冰儿说过,他的钱不够,向朋友借了很多。就这样,依然不够,他就一直筹备着,一直到处借钱。很多人都不愿意借给他了,因为他没能按照承诺还钱。他走得太急了,也没说什么,我不知道他究竟向谁借了钱。你……是不是来向他讨债的?”老人眼巴巴地看着君浩,等待他的答案。

    君浩哭了,他不愿意相信这个事实,不敢相信彦冰一直独自在为家乡作贡献。他猛然想起来这样一幅画面:他们曾经坐在简陋的教室里,外面下大雨,屋里下小雨。彦冰说他要好好学习,学会盖房子,然后无偿地为村里的学校盖几所像样的教室,那样的教室有雪白的墙壁,有明亮的玻璃……当时他们还拉了勾,说要一起努力。君浩明白了,那是他们小时候的承诺,彦冰看君浩的日子不好过,所以不愿意让君浩担心。

    君浩抬起头来,说道:“我是他朋友,我是来看他的,不是来讨债的。他没有借我的钱,是我借他的,我会尽快给您送来。您买一些瓦片,找人帮着彦冰完成最后的心愿吧!”君浩并没有把彦冰借自己钱的事说出来,而是决定再出一份力。

    老人泪流满面,用手捂着脸庞,说道:“没想到世界上有这么好的人,他有你这样的朋友,真是不枉此生!”

    君浩的脸色一阵青一阵白,他很羞愧,很懊悔,责怪自己不相信朋友,竟然这样猜测朋友。他来到彦冰的坟前,忍不住哭了出来。他掏出那两张借条,把其中的一张撕了个粉碎,埋在了彦冰坟的附近,另一张小心翼翼地收了起来,他想做个纪念,纪念这个道德高尚的朋友。

    【人生感悟】

    友情是无法用金钱衡量的,因此,不要太过于注重现实的利益关系。当金钱和友情掺杂在一起的时候,我们应该理智地分析问题,不能对朋友进行恶意的猜测。友情是建立在信任的基础之上的,猜忌不仅会伤害了朋友,还会伤害自己。真正的友情,是用金钱换不来的,当然也是金钱毁不掉的。遇到真正的朋友,我们更要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