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玉才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观心术 > 千年的哲思(2)

千年的哲思(2)(2/2)

说,人间世没有他这个挨骂的对象,我的笔意便无法酣畅淋漓地舒展,也没有了你们后世奉为纶音的《南华经》。可是我分明从《人间世》里读出你的悲凉,你冷嘲热讽的对象其实就是你,甚至在莽莽苍苍的昆仑山颠,星光照耀下的天空,你拥有那时世界唯一最干净的悲凉。你无情解剖着孔夫子的不合时宜,其实在解剖自己,鞭挞自己的灵魂。是世间的不合时宜,还是孔夫子的不合时宜,或是你的不合时宜,其实答案早已明了。所以你的脸上始终带着一抹无奈的悲凉,供世人揣测。

    人间世里的庄子把尘世的行道一股脑儿推给了孔夫子所代表的儒者,他实现了轻盈的转身,而转身的他却心有未甘,意犹未尽,他不动声色地借孔夫子与他弟子的对白,栎树之神与匠人关于大用与无用等的辩论,然后以道的思维把这一连串珍珠般的言论连接起来铺垫出炉火纯青、臻于化境的入世艺术。然后他站在出世或入世的门槛上,抬起了一只脚,像孔夫子的喟叹:时哉!时哉!

    中国的传统文化秦汉之前儒墨道三家,秦汉之后儒释道三家,有一个明显的特点就是儒家、佛家甚至墨家他们内蕴的本体更倾向于高山的厚重醇厚,道更有水的飘逸阴柔。譬如流水它永远比高山低,但永远以后积蓄的绵长力量侵蚀着山的形状,有些山便抵挡不住流水的力量而消亡,当然不排除其他的因素,而能存在下来的山便与流水共同实现质的飞跃。所以庄子的上代宗师老聃发出了“上善若水,水善利于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的千古哲论,也给道家定了性。而一切的思维围绕着这不争的层面层层铺展,不争背后蕴涵的大智慧融缩了道家处世的恬淡,又留下一种隐然闪烁、无时不在、无处不在的力量,使一切在它面前有所畏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