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第七章 冲货、砸价治理(13)(1/2)

    第七章 冲货、砸价治理(13)

    买方(企业培训经理)说:“我们的日子也不好过啊!老板年初给我50万的培训费用,年终总结的时候会问‘我给你的50万产生的绩效在哪里?’培训公司虽然多,但买来的课程总不能让学员满意,天天到处找好课程,找好老师,结果一不小心还是会买‘砸’一堂课,学员会抱怨,老板会骂。”

    原来培训经理作为上帝的日子过得也不容易。

    为什么培训行业这么畸形?

    打开顾问公司的网站看看就知道,大多数顾问公司在卖一样的东西。

    每一家顾问公司都在卖“有效的时间管理”、“商务谈判”、“问题分析与解决”、“领导力”、“有效会议”、“非财务人员的财务管理”以及所谓的“专业销售技巧”、“商务谈判技巧”……10家培训公司有8家在做激励,5个营销培训师有4个是讲战略。

    但是,企业需要的不仅仅是这些课程。

    新产品上市从概念提出、产品研发、包装和功能测试、物料采购、生产协调,一直到上市计划的策划、论证、执行、监控,整个流程的操作性课程企业需要吗?太需要了,但是,买不到!

    真正让企业满意的高级销售经理的课程企业需要吗?需要,但是,买不到!

    教会企业如何建立一个企划部,企划部的市场调研、通路和消费者促销策划、促销品管理等职能如何体现?如何设岗?如何建立检核督办复命系统?这个课程大中型企业最需要,但是,买不到!

    真正能把理念落实到动作,教会学员上午听完下午就能用的营销技能课程,企业需要吗?太需要了,但是,买不到!

    培训市场的“激烈竞争”是一种低水平重复造成的畸形表象,硝烟弥漫的价格战下,隐藏着大量的市场空白。

    二、培训经理错误的采购标准造成培训行业的混乱

    营销培训是企业投入最大的一块蛋糕,营销培训的空白在哪里?

    不少企业高薪聘请营销专家来讲课,讲完后总觉得“讲得挺好,也很对,课堂氛围也很活跃,可是好像没多大用”。总觉得理论性太强,对业务实战没有指导作用,听课时候挺“热闹”,听完课后再翻翻笔记——哎,想得到的问题解决方法却还是没有得到。

    这正是一直以来困扰企业老板们“培训是否有必要”的症结所在——培训到底有没有效?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状态?培训公司和培训师都有责任。但说到底,企业的采购标准和鉴别能力也有问题。

    常常听到培训经理在称赞某一个课程时会说:“这个老师的课程实战性很强,案例非常丰富。”“这个老师的课程非常生动,现场学员反应很热烈。”

    这两句话,几乎已经成为行业内公认的选课标准。

    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