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玉才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你的心中每天开出一朵花 > 第九章 放弃是一种智慧,缺点是一种恩惠(3)

第九章 放弃是一种智慧,缺点是一种恩惠(3)(2/2)

生。获得知识和思想是很难的,需要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但是要获得仁爱更难,它需要你有一颗“为别人”的心。

    在中国儒学传统中,“仁”就是“爱人”。这种“爱”是在自己与他人的关系中体现出来的,是发自内心的真情实感。孔子说:“弟子入则孝,出则弟(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孝之放,爱天下之民。”所谓“仁爱之道”,是从对父母的孝开始,延伸到对兄弟的悌,对朋友的信,以至于对天下民众广泛的爱。说得更明白些,就是我们要怀着一颗悲悯仁爱之心,善待他人。道理很简单,却很难真正做到。

    有人向你乞讨,只要一个馒头的钱,你却拒绝了,因为你觉得他有可能是骗子。但是即使是骗子,你不过损失了一块钱,更何况他有不是骗子的可能。

    有人迷路了向你求助,你忙着赶路低头走过去了,也许你一分钟的指点会给刚来这座城市的人带来莫大的温暖。

    有年轻人向你请教问题,你因为心情不好而拒绝了,也许只要一句话的点拨就扫去他一夜的茫然无助。

    在生活中,也许聪明的你知道如何用最快的时间找到最适合自己的道路,从而过着最好的生活。但是,仁爱是没有捷径的。它与聪明与否没有关系。不管你在哪个位置,不管你有怎样的才学,不管你是怎样的人,要想施以仁爱,就必须踏踏实实地去“爱人”。

    孔子说:“知及之,仁不能守之,虽得之,必失之。”这就是说,一个治理天下的人,如果只是学问和智慧达到了条件,而不能坚守仁德,即使得到天下,最终也必然会失去的。

    智慧可以带给你名望、财富、好的生活,但是却不能给你带来心灵的宁静。仁爱之心,更难,也更难能可贵。

    放弃是一种智慧,缺点是一种恩惠

    人的一生要面对太多的选择,选择同时我们就在放弃。每个人的时间和精力都是有限的,放弃不能承受之重,摆脱心灵的桎梏,放弃是一种超越并不是懦弱,而是重新出发的起点。缺点并不是上天的惩罚,而是发现自己美丽的契机。

    《菜根谭》里有这样一个故事。上古时期的古公亶父和他的部落先是居于邠地,他们不时受到狄人的侵扰。狄人来犯,亶父便以皮裘、丝绸相与;狄人再犯,又以好狗名马相与;亶父采取的是不抵抗政策。亶父不抵抗,是因为亶父的部落很弱小,完全没有抵抗的能力。但是,如此几次三番,狄人仍然没有停止侵犯。亶父明白了狄人的意图,便召集邠地的长老,对他们说:“狄人所要的是我们的土地,土地本是养人之物,我不能因为它而使人遭害。我们只好离开,放弃它了。”于是亶父将自己的部落迁到岐山,最终不仅保存下来,而且发展了强大的基业。孟子认为,亶父在不得已时采取的暂时规避,正是智者成事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