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抓住身边的机遇(2/2)

大企业的老板们为了发展,也往往从自己身边寻找创新的机遇。

    王传福1966年2月15日出生于安徽,人称“技术狂人”、“汽车狂人”。他以财富396亿元成为2009年中国首富,其财富较2008年增加了近300亿元,排名从2008年的103位上升到2009年的第1位,上升速度堪比火箭。这是为什么呢?与国内很多企业盲目追求现代化,往往不切实际地花大价钱引进国际领先水平的生产线相比,王传福从头到尾都是自主开发研制产品。

    王传福直接介入供应商的材料开发环节,利用比亚迪强大的科研能力,共同制订降低成本的方案。如镍镉电池需用大量的负极制造材料钴,如果进口国外性能较好的钴,成本极高。于是,比亚迪与深圳某公司合作,在明确了国内外钴的品质差距之后,制订了提高国产钴品质的详细方案,终于使国产钴达到了国际品质要求,同时较国外产品成本低40%。由于负极材料应用极广,比亚迪仅此一项,一年就可以节省数千万元。

    王传福也改变了中国企业家的形象。那些在全球产业分工链条上苦苦挣扎,为了获得一份低端打工仔职位而不断压低身份,不惜血本甚至自相残杀的人群中,终于走出来一位“技术派”的领军人物,以拆解跨国公司的技术壁垒为己任,狂热追求技术创新,并组织起了一支真正能征善战的本土化的技术研发和制造队伍。

    你把人仅仅看做劳动力,他就只能打工;而你把人看做创造者,他就是设计师。比亚迪的企业战略,其实从根本上就是要破除中国人力资源只能走廉价、低端路线这一迷信。在王传福看来,中国工程师的创造力是最棒的,因为他们总是工作在前,享受在后。

    “我觉得中国企业家很幸运,上帝照顾了我们,把这么优惠的东西放到我们这边来。而我们过去只懂管工人,不懂怎么把工程师组织起来。”他强调,利用好中国的高级人才和低级人才,让其淋漓尽致地发挥,才是“中国制造”的真正优势。

    王传福从欧美垄断的汽车技术市场中分出一杯羹来,走得很艰难,但是他做到了。他通过主品牌创新,加强技术革新,开发出了身边每一个人的创新潜能,使比业迪不再做“世界工厂”加工线上的一个链条,走出了一条独立发展的道路。这一条路也正是使王传福迈向成功的重要途经,也是他在世界汽车市场和手机电池市场出奇制胜的源泉。

    很多人埋怨说自己之所以没有成功,是因为上天没有赐予他一个好机遇。其实机遇是无所不在的,成功者与失败者的区别在于,失败者缺乏发现的眼睛。因此,想快速成功,与其复制别人,不如发现并抓住身边稍纵即逝的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