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玉才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20岁跟对人,30岁做对事 > 第六章 男人30,抓住机遇:机遇永远属于有准备的人(4)

第六章 男人30,抓住机遇:机遇永远属于有准备的人(4)(2/2)

果你是一个有准备的人,这两种选择在不同情况下都能够达到目的。但是,等待机会不如创造机会。

    一位心理学家在他的小女儿第一天上学之前,教给宝贝女儿一项诀窍,足以令她在学校的学习生活中无往不利。

    这位心理学家开车送女儿到小学门口,在女儿临下车之前,告诉她在学校里要多举手,尤其在想上厕所时,更是特别重要。

    小女孩真的遵照父亲的叮咛,不只在内急时记得举手,教师发问时,她也总是第一位举手的学生。不论老师所说的、所问的她是否了解,或是否能够回答,她总是举手。

    日复一日,老师对这个不断举手的小女孩,自然而然印象极为深刻。不论她举手发问,或是举手回答问题,老师总是不自觉地优先让她开口。而因为累积了许多这种不为人所注意的优点,竟然令这位小女孩在学习的进度上、自我肯定的表现上,甚至于许多其他方面的成长上,都大大超越其他的同学。

    那位深具智慧的父亲所教给女儿的举手观念,正是成功者猾主动的态度。猾和主动是对立的,猾力量削减一分,相对地,消极的力量便增强一分。此消彼长,再假以时日,真不敢想象我们会变成什么样的人。

    主动就是进攻,消极就是退却。一切自卑、畏缩不前和犹豫不决的行为,都只能导致人格的萎缩和做人处世的失败。猾主动才会有机会,甚至化危机为机遇。

    主动出击往往就是最佳的利器,是最佳的策略。球星乔丹说过:“我不相信被动会有收获,凡事一定要主动出击。”机会让人赢得主动,主动让人赢得机会。成功的法则就是要主动出击,主动或被动,常常是人生的分水岭。

    邓亚萍5岁开始学打乒乓球,因为个子太矮被拒于省队的门外,她只好进入郑州市队。10岁时,她在全国少年乒乓球赛中一举获得团体和单打两项冠军。这样,之前关闭的河南省队的大门为她开启了。

    1988年,在全国乒乓球锦标赛上,15岁的邓亚萍一举夺得女子双打冠军和单打亚军,被选入国家队。曾被省队、国家队拒绝但并没有却步,无数个日日夜夜流血流汗浇铸出一个永不言败、一切追求最高最快最好的巾帼英雄。

    1997年,邓亚萍夺得英国曼彻斯特世界乒乓球锦标赛女子团体、单打和双打3块金牌。这一年,她选择了退役。她迈入了清华大学的校门,开始了全新的生活。刚到清华大学,老师让她按顺序写出英文26个字母,她虽能写出,但大写和小写分不清。

    2001年7月,邓亚萍从清华大学外文系毕业。她的毕业论文题目是《中国乒乓球的历史及发展》,论文是用英文写的,答辩也用英文。她的成绩相当出色,使原本为她的英文水平担心的老师很是惊奇。同年9月,邓亚萍进入英国诺丁汉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