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后继无人的隐忧(1/2)

    后继无人的隐忧

    张瑞敏如是说:“我的又一个创新的构想是,‘克隆’出3万个‘张瑞敏’,到2008年,3万个‘张瑞敏’将活跃在海尔内外。”

    精彩解读

    以规模而论,海尔无疑是目前家电企业的龙头。早在2005年,海尔收入就已达1060亿,成为名副其实的“千亿帝国”。但是,在海尔风光的背后,隐藏着巨大的隐忧。随着行业竞争的加剧,越来越多的行业巨头对海尔虎视眈眈,比如美的、格力、长虹、创维、TCL等,都有可能后来居上。外患不平,内忧又起。海尔近年来在主营业务上增长脚步放慢,在企业改制上的迟缓,以及接班人缺乏等“大企业病”,将使海尔的未来成长受到巨大制约,人们不禁要问,海尔能否成功度过“千亿帝国”的危机,浴火重生?

    诚然,人才问题是困扰许多企业巨头的难题之一,特别是接班人问题,更是令无数英雄折腰。甚至很多企业因为缺少可以接替主帅的人才而逐步衰亡,或者是不得不出卖企业。出生于1949年的张瑞敏,已经步入人生的秋季。海尔近年的徘徊不前,折射出其经营的困境,一时间引起人们对于张瑞敏的广泛怀疑。

    如果没有张瑞敏,海尔无法从一个不知名的小厂成长为拥有千亿巨资的特大企业,但是恰恰是过往的功勋太过突出,使海尔产生了对张瑞敏的过分依赖,将张瑞敏推向了神坛,而走向神坛的张瑞敏,又注定无法被任何人取代。接班人问题的“悬而未决”,是张瑞敏当前最大的忧患,他至今仍无法在海尔的版图上划出一个完整的循环。这不禁让人想到了联想的柳传志,他以16年的努力完成了联想的第一个伟大的循环之后,顺利地把联想下一个循环交给了他的继任者去完成,给自己的人生和事业划上了一个功德圆满的阶段性句号。而张瑞敏不同,他仍然跋涉在自己设计的巨大的海尔循环链条之上,仍旧孤身一人冲在最前方,承担着开路先锋的责任,而且越来越多的是在没有航标的水域里行船,越来越多的是挑战各种不确定性与未知世界。在这样的情况下,张瑞敏提出了他的又一构想,他说:“我的又一个创新的构想是,‘克隆’出3万个‘张瑞敏’,到2008年,3万个‘张瑞敏’将活跃在海尔内外。”

    2007年6月,信息产业部公布了“2007年(第21届)中国电子信息百强企业名单”,海尔集团位居第二。2007年7月,海尔作为国内最具有标杆意义的企业之一,进行了一次重大的组织结构和人事调整,将之前的海尔集团重新划分为6大集团:白色家电(冰箱、洗衣机、空调等)、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