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玉才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冯仑谈商录 > 第8章 “政”与“商”的完美博弈(4)

第8章 “政”与“商”的完美博弈(4)(2/2)

就只能再次调整,这样企业的成本非常大,而且振荡非常多。所以冯仑认为,在市场经济下、在开放经济活动当中,政策制定应逐步走出部门内兜圈子的传统习惯,转化为公共政策。公共政策制定,博弈应该在前,做到事先博弈。

    冯仑在个人电子杂志《风马牛》上发表文章《勿扰,拧着是个过程》,讨论了事后博弈和事先博弈问题:

    值得一提的是政策的事后博弈现象。现在制定政策的过程基本是部门制定政策,制定完以后开始实施,政策出台时,博弈才刚开始。所谓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一般政府部门出了政策,然后接着有补充规定、有实施细则,这都是事后博弈的结果。

    如果采取事先博弈,把一个政策的各利益相关方面找到一起来进行公开博弈、讨论、辩论,然后根据讨论情况由政府来平衡各方面的利益,找到解决的方法,这样一旦政策出台,博弈就结束了,更有利于提高政策的执行效率,提高政策的威信。

    万通与其他企业的不同之处就是时刻关注着政策博弈,在注重自身发展的同时积极锻炼企业应对危机的能力。

    万通的成功还来源于一点,那就是有一套协调政府部门的专门方法,还有就是从万科那里学来的不行贿。冯仑在接受采访时说:“我们也不去请政府领导,也不跟领导吃饭,但万通为什么还能协调好这些关系呢?我们在人情世故方面是怎样处理的呢?万通有一套专门的办法。我们把这些问题通过理性分析,在处理上就会避免出现一些误差,也能保证万通的精力不会分散,不像有些企业好像是在跟政府领导做生意。”

    万通协调政府部门的专门方法来自冯仑不断地思考,他的经历和专业知识使他思考问题非常具有思辨性。所以很多时候,冯仑能够感知别人看不到的现象,并从理性的角度进行分析。做房地产开发必然要与政府部门打交道,国内很多发展商把大部分精力放在走后门、拉关系上,但万通不会那样去做,因为冯仑知道该做什么以及不该做什么。

    所以,为了避免万通因行贿而惹出是非,冯仑学习王石的做法,坚决要求万通不能行贿。冯仑曾写过一篇叫做《民企要做良家妇女》的文章,用三陪小姐与良家妇女比喻,指出行贿会陷入是非之中,做“良家妇女”则会得到长期的幸福:

    三陪小姐16岁出来混,18岁收入达到峰值,20岁扫黄打非被抓了,陷入是非,最后贫病交加,老了没有儿子保障,也没有经济保障,老公也不好找。良家妇女在北京研究生毕业二十四五岁,一个月挣3000元,到了45岁孩子上北大,自己挣了几万元,老公有了,加上房子也供完了,到退休以后,好日子就来了……做良家妇女就得有一个信念:回报在更年期以后。

    在冯仑看来,人生是一条福利曲线,“三陪小姐”虽然开始能赚很多钱,但随着年龄的增长,福利是不断下滑的,而良家妇女正好与之相反,回报在更年期以后,越往后福利越多。对一个企业而言,一开始就赚好多钱,并不是一件好事,很容易陷入“三陪小姐”的模式。正确的做法应该是慢慢做一行,一点一滴积累,这样才是“良家妇女”的模式。

    冯仑认为行贿是亏本的生意,多次提到万通坚持不行贿:“我们被某些坏人强占过、糟蹋过,但是我们没有主动行贿过。我不是从道德正义来看,我是给大家算一本账,提醒大家不要行贿,因为行贿是赔钱,不是赚钱的事,我们是买卖人,不能做亏本生意。”冯仑是这样说的,万通也是这样做的。这样做使得冯仑把更多的精力集中在主业和企业管理上,扎扎实实做产品和抓管理,万通因此也能够稳步向前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