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玉才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35岁前一定要作的88个选择 > 选择借助:主动寻求他人的支援

选择借助:主动寻求他人的支援(2/2)

许多事情是独立难成的。一个人的能力是很有限的,当你处于顺境的时候,你自然不会想到陷于困苦中的滋味,殊不知,人生变幻莫测,又怎知前路没有重重阻碍呢?

    其实,凡是自称为不愿求人的人,往往是交际场上的失败者。从心理方面分析,人的性格虽然不同,有宽容的,有吝啬的,有豪爽的,有狭隘的,但无论性格怎样,给予别人一种小惠却是人人都乐意的。

    当你对一个人说“我不喜欢求人”时,即使你的话不是向他而发,但听的人却认定你的话是针对他的。他会感觉你将他拒于千里之外,产生疏远感,甚至还会产生你是鄙视他的能力的感觉。

    敏感的人会从“我不喜欢求人”这句话中读出它的言外之意——“我也不喜欢别人求我”。因为,一个以不求人为荣的人是一定会看不起向别人求取恩惠的人的。

    交际学家甘顿教人“善意地向人求取一些小惠”,认为这是讨人好感的最好方法。每个人都渴望得到别人的尊敬与重视,如果尽自己所能给予别人一点恩惠,那么在心底会生出一种想法:我对别人有用,我可以造福于别人。这种想法会给一个人带来愉悦和幸福感。同时,得到恩惠的一方也会因为感激而记着这个施惠者,并尊重他。这就是为什么要善意地向人求取一些小惠的原因,它也是交际一法。

    人生一世,谁敢担保永世不求人?新加坡著名女作家尤今曾写过一篇《不求人》的文章,主张“自己尽力而为,不论成功失败,都心安理得”。然而,现实生活有太多无奈,使你不得不去寻求他人的支援。假如你是一位待业青年,希望能找到一份如意的工作;假如你是一个职员,希望能平步青云;假如你是采访记者,希望能紧握伟人的手;假如你有急用,希望能筹借到一笔款子……这许许多多,大大小小的希望便构成了生活。生活则迫使你不得不去求助于别人,而是否能得到别人的“搀扶”,在很大程度上又取决于你有没有求人的技巧和策略。

    有些人一提到求人就皱眉头,甚至羞于告人,他们对求人怀有一定的偏见,认为那一定是卑躬屈膝,低三下四的。其实不然,向别人求取帮助必须是以自尊、自重、自爱为前提的,做到求而不卑、求而不亢、求而不倚。

    要想成功地求得别人的帮助,必须遵循两个基本原则。第一,诚恳礼貌,即常言道的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礼貌待人,铁心可化,这是求人成功的先决条件。第二,避开忌讳。每个人因个性和生活经历等,对某些言辞和举动有些顾忌,因此千万不要去冒犯。

    总之,我们要记住,人生在世,既有风雨也有晴天,所以,谁都需要别人的“搀扶”。求人并不可耻,如果你希望自己在落魄时能有朋友为你伸出援手,最好的因应之道就是平时多做些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