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进退思维:掌握好前进的节奏(2/2)

直接费用虽然只有1亿多,但另外要付出一笔收买法国公司的费用,这样,开巴拿马运河的全部支出将达到2亿5千多万美元。

    布里略看到这个报告后大吃一惊。如果美国不开巴拿马运河,法国不是一分钱也收不回了吗?于是他马上游说,表明法国公司愿意削价,只要4000万美元就行了。通过这一方法,美国就少花了6000万美元。

    罗斯福又用同一计策来压哥伦比亚政府。他指使国会通过一个法案,规定美国如果能在适当时期内同哥伦比亚政府达成协议,将选择在巴拿马开运河,否则,美国将选择尼加拉瓜。

    这样一来,哥伦比亚也坐不住了,驻华盛顿大使马上找国务卿海约翰协商,同意以100万美元的代价长期租给美国一条两岸各宽3公里的运河区,美国每年另外付租金10万元。

    可以看到,“欲进先退”的罗斯福,在谈判中成功地运用了这个思维,最后,美国只用了很少的代价,就得到了巴拿马运河的开凿权和使用权。

    其实,不光是谈判,在我们的生活和工作中,只要你懂得进退思维,掌握好前进的节奏,你就会发现适时退让会让自己更轻松、更主动。相反,如果只知道一股劲向前冲,往往会欲速则不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