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76.赵孟頫(2/2)

画题材多样,风格多变,表现形式也千变万化。他还精通各种绘画技巧,工笔、写意、青绿、水墨均能信手拈来。

    在各类画作中赵孟頫以山水画和竹石画造诣最深,他的山水画汲取董源画之精华,以简朴真率的水墨法为主,清雅脱俗,含蓄宁静,色泽古朴,颇具道家的思想境界。竹石画讲求“笔墨同源”,以书法的技巧代替绘画的笔墨,画面洒脱简练、清新俊逸,色泽淡雅,实践了他“到处云山是吾师”的主张。

    他的鞍马人物画虽不及山水竹石画,但在不失传统的情况下也能独具匠心,所画的马神情各异,布局疏密适度,能很好地表现主题。遗憾的是,赵孟頫的画作大部分都遗失了,现存的仅有《重汉叠嶂图》、《双松平远图》、《秋郊饮马图》、《红衣罗汉》、《人骑图》、《鹊华秋色图》等。

    此外,赵孟頫还是杰出的书法大师,他的书论对后世影响极深:“学书有二,一曰笔法,二曰字形。笔法弗精,虽善犹恶;字形弗妙,虽熟犹生。学书能解此,始可以语书也。”《元史》本传讲:“孟頫篆籀分隶真行草无不冠绝古今,遂以书名天下”。其实在各书体中,赵孟頫最擅长楷书和行书,他的书风雄健秀美、洒脱刚劲、笔法圆润、结体严谨,后世称其为“赵体”,他与颜真卿、柳公权、欧阳询并称为楷书“四大家”。

    赵孟頫的书迹很多都保存完好,代表作有《干字文》、《洛神赋》、《归去来兮辞》、《兰亭十三跋》、《赤壁赋》、《道德经》等。

    赵孟頫改变了宋朝“画院”主导的画风,开创了元代新画风,被称为“元人冠冕”。而他在书法上的成就也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成为元朝“官居一品,名满天下”的第一人。

    【董源】董源,生年不详,卒于963年,是南唐著名画家,字叔达,曾任北苑副使,故又称“董北苑”。他以水墨山水画而著称于世,他的画用笔简练,以水墨皴点为主。画作题材大部为江南景物,分两种不同的风格:一种色泽轻淡,笔法圆熟;另一种色泽浓郁,景物富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