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62.范仲淹(2/2)

变内患。范仲淹根据朝廷的弊病提出了新政纲领《答手诏条陈十事》,历史上著名的“庆历新政”应运而生了。

    范仲淹的改革包括十个方面:“明黜陟、抑侥幸、精贡举、择官长、均公田、厚农桑、修武备、减徭役、推恩信、重命令”。这些措施得到了欧阳修等官员的支持,仅实施几个月就使朝廷的面貌焕然一新。通过这些措施,官员被大量精简,只保留有才学有政绩的人,不仅减少了政府的开支,还提高了官员的整体素质。

    “均公田”的实施使官员的收入达到了平衡,生活有了保障,提高了他们的办事效率;减赋税徭役,兴水利农事,不仅改善了农民的生活,还让百姓的生活得到保证。加之“重命令”的实施废除了以前朝令夕改的做法,提升了朝廷在百姓心目中的威信,内乱自然就平息了。为了防患于未然,范仲淹让京城附近的男丁在务农之余练习军事,既可以减少军事开支又可以保证充足的战斗力。

    范仲淹的改革触犯了很多官员的利益,尤其是那些达官贵人及其子弟的利益,范仲淹及其支持者被诬陷为“朋党”,此外,大批保守派的官员也参与到反对阵营中来。面对这些压力,曾有雄心壮志要励精图治的仁宗终于妥协了,被迫下诏废除了所有的改革措施,范仲淹及其支持者先后被贬,轰轰烈烈的新政改革就这样夭折了,范仲淹的苦心孤诣,转瞬间付之东流。

    范仲淹的改革虽然失败了,但是他的改革使宋朝的边境得到巩固,他所推荐的人才为宋朝学术发展奠定了基石。更重要的是,改革使许多官员看到了希望,为后来的“王安石”变法奠定了思想基础。其“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节操成为后世有志之士的精神典范,朱熹称他为“有史以来天地间第一流人物”。

    【西夏】西夏建立于公元1038年,其祖先为党项族,以畜牧业和狩猎为主,唐朝时开始壮大,其首领拓跋赤辞被封为平西王,赐姓李,后因帮助唐平复内乱,成为当时颇有实力的藩镇势力。宋时归依并被赐赵姓,后不断学习内地先进的技术,经济得到发展。1038年元昊称帝,定都安庆,统治范围大致在今宁夏,甘肃,新疆、青海、内蒙古以及陕西的部分地区,公元1227年被蒙古所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