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13鲇 鱼 效 应(2)(2/2)

    有时,我们也会陶醉于现有的安逸中不能自拔,因为喜欢这种看起来四平八稳的“安全感”。如果我们不想成为煮熟的青蛙,惟一的办法就是打破这种平衡感,制造紧张的气氛。只有在紧张的气氛中,才可以强化生命力。

    在某个国家的足球联赛中,有些球队对球员的挑选遵循着这么一个原则:只要你有成绩,资格够老,有后台,有帮派支持,或者能一手遮天,就没人敢把你从高位上拉下来后来这个联赛越办越差,某些俱乐部对教练员的这种表现也极为不满,终于有些无能的教练被炒了鱿鱼。

    后来,俱乐部从国外招来一些铁腕教练。这些教练虽然风格各异,但在球员的挑选上不再受原来足球势力的影响。在每一场比赛前没有人知道谁将上场,谁坐冷板凳,在他的球队里没有铁定的主力。于是,每一球员都必须在赛前保持很好的竞技状态,在每一场比赛中好好地表现自己。

    正是通过在每场比赛中引入竞争,这些球队的成绩迅速飙升,联赛也越办越精彩。

    企业的经营与“烧热的铁锅”一样,竞争环境的改变大多是渐热式的,如果管理者与员工对环境的变化没有疼痛的感觉,最后,企业就会像这只青蛙一样,被煮熟和淘汰。

    善待“插嘴的鲇鱼”

    古往今来,课堂是由教师主宰的,学生只能正襟危坐,洗耳恭听。教师讲到哪,学生就听到哪,不可越雷池半步。

    后来“放宽政策”,学生回答教师所问,只要举手获准后就可以发言。可是在课堂中,往往就有这么几个“坏”学生,激动起来喜欢接着老师的话往下说,忽视了举手这个小小的环节。这就是人们常说的“插嘴”。

    “插嘴”让老师头疼,因为它打破了安静的课堂气氛,而且经常会突然打乱老师事先准备好的授课次序。

    从某种程度上说,学生在课堂上的“插嘴”现象也是“鲇鱼效应”的一种体现。插嘴的学生大多数在认真听讲、积极思考,情不自禁地主动发言。他们积极主动参与课堂教学,主动自觉地学习,远比那些想着如何坐好才能受到老师表扬,张着嘴等老师“喂知识”,甚至“身在曹营心在汉”的学生要好得多。

    大家都很清楚,教师的“教”要为学生的“学”服务,课堂出现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学习的场面,是每个教师所追求的理想效果。而插嘴的学生正起了“鲇鱼”的作用,由于他们的情不自禁,一大批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被调动起来。

    因为问题是他们发现的,解决的热情也开始升温,这要比老师给你问题、让你解决效果好得多。如果课堂上能多几次这样的插嘴,气氛将会很快地活跃起来。这种“插嘴”可以缩短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使教师和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处于和谐的交动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