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玉才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商经 > 十一、送人成仙,自己上天(5)

十一、送人成仙,自己上天(5)(2/2)

清政府的开支及军饷多靠江浙一带收入支撑,而江浙每年征收的粮食主要靠漕帮经运河运到北京。运送漕粮本来是一项肥差,但是这一次由于浙江上年闹旱灾,钱粮征收不起来,且河道水浅,不利行船,直至九月漕米还没有起运。到王有龄做海运局坐办时,漕米已由河运改为海运,也就是首先由浙江运到上海,再由上海用沙船运往京城。现任藩司因有前任被巡抚整斥的前车之鉴,不想管漕运这块“烫手山芋”,便以早已改海运为由,将这档子事全部推给了上任不久的王有龄。

    王有龄为此急得团团转,刚刚顺利得到一个实缺以为自己时来运转的那份得意劲儿,也被这副千斤重担压得蔫了下来。因为漕米是上交朝廷的“公粮”,每年都必须按时足额运到京城,谁延误了时期就要查办谁。所以,能不能完成这桩公事,不仅关系到王有龄在官场的前途,而且还关系到他的身家性命和上司的前途。但如果按常规办,这桩公事几乎是一项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一是浙江漕米欠账太多,有十五万石之巨;二是海运的运力不足,本来漕米可以交由漕帮运到上海,可是由于河运改了海运,等于是夺了漕帮的饭碗,他们巴不得漕米运不出去,根本不会为你出力。到时你急他不急,慢慢拖过期限,到时候王有龄自己仍然要丢饭碗。

    然而这桩在王有龄看来几乎是无法解决的麻烦事,被胡雪岩一个“就地买米”筹划立马化解。在胡雪岩认为,反正是米,不管哪里的都是一样。朝廷要米,看的是结果,并不管你的米是怎么来的。只要能按时在上海将漕米交兑足额,王有龄也就算完成了任务。既然如此,浙江完全可以在上海买米交兑,差多少就买多少,不仅解决了问题,而且省去了漕运的麻烦。于是,胡雪岩揉揉自己的太阳穴,信心十足地对王有龄说:“雪公,别着急,世上没有没有办法的事,只怕不用脑筋。我就有一个办法,这个办法包你省事,只是需要多花几两银子,为了保住抚台的红顶子,多花这几两银子也值。”

    “真的吗?”王有龄认为不可思议,但不妨听听再说,便点点头说,“看看你有什么好办法?”

    “朝廷要的是米,哪里的米都是一样。缺多少就地补充。我的意思是咱们来个‘移花接木’之计,在上海买了米,交兑足额,不就解决问题了吗?”

    胡雪岩的话还没说完,王有龄已经激动得跳了起来:“妙!妙!太好啦,就这么办。”

    “不过有一点必须注意,风声千万不能传出去。漕米不是小数,风声一旦泄露出去,米商肯定借机涨价,差额太大,事情也难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