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玉才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打赢职场遭遇战 > 第三十六计 走为上:职业生涯的凤凰涅槃(5)

第三十六计 走为上:职业生涯的凤凰涅槃(5)(1/2)

    第三十六计 走为上:职业生涯的凤凰涅槃(5)

    思源自认为是个非常谨慎细致的人,几乎天天开车,但一年内还没麻烦梗险公司。

    有一天,思源临时有事回趟家。因为白天上班时间,地下车库没什么人。思源刚想把车停下,却发现要停的车位边,一辆车的车灯突然全亮了。难道是其防盗系统太灵敏了?可思源的车开过去,没什么声音啊!还是车里有人?

    于是思源一边往前开,一边努力想看清车里有没有人……终于被思源看到原来还真坐着个人。可思源还没有缓过神,就感到一下猛烈的撞击:原来思源的车撞墙了……思源的本意是停车,可结果却变成了撞墙,到底是什么改变了思源的行为?

    因为亲见(Personal)。

    亲见(Personal)是指在确定目标对象的关键心理后,就要正确选择打动该关键心理的最佳“东西”,这个“东西”可以是个具象的物品,也可以是言语、行为、情节、场景、事辑…

    日常生活工作中,改变人的行为,有两种道(规律):

    分析——思考——改变

    亲见——感受——改变

    改变人行为的术(方法)有很多种,但道(规律)只有两种。

    分析——思考——改变:就是指提供大量的信息论据,希望引起对方思考并认同,从而改变对方行为。这是一种较有意思的改变之道,应用广泛,但成功几率较小,效果很差,只能被称做一个伪改变之道。

    思源在工作生活中,经常看到一些人为了某件事、某个观点争个面红耳赤,结果呢?往往权力或嗓门决定结果,而不是真理。

    为什么?

    首先我们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看:认知心理学把人的大脑看做一个黑箱,所有外界的信息输入后,在黑箱(人脑)中被分析处理后,产生输出(自己的行为)。因此,每个人的行为产生,都决定于各自的黑箱构造。

    那每个人的黑箱构造又是如何形成的?

    刚出生的一瞬间,理论上每个人的黑箱是一样的,但之后的一微秒开始,就不一样了。这和每个人的成长经历,接受的外界信息刺激等各种输入有关。刺激越强烈,固化在黑箱里的痕迹越深,对今后的行为输出影响就越大。

    假如一对双胞胎,一起上幼儿园、小学、中学、大学,毕业后进同一家公司,会不会在得到同样信息后,输出的行为完全一致呢?一定不会,因为总会有不一样的人生经历,造成两个人的黑箱结构会有所不同。

    有人要说了:照你这么说,为什么我提供信息,向他人建议时,很多时候也获得了支持?

    采用分析——思考——改变,获得支持,只有两种情况:

    一种是你要的结果,本来就是他人潜意识要采取的行为,你的信息只是提供了他行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