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第15节 修身为先(1/2)

    故事情节介绍

    尹天仇是一个有理想有抱负的演员,但是他最讨厌被人叫做是“跑龙套”的。他醉心演戏,却苦于无表现的机会。于是他在社区服务处免费教人演戏,因而结识了一名舞女(张柏芝)。舞女与他产生了感情,使他神迷心醉,决心与她长相厮守。就在此时,尹天仇的机会来了,有一个他梦寐以求的演出机会等着他。尹天仇虽然对舞女仍有情愫,却不便表明,对她好生冷淡。结果这个演出机会竟阴差阳错地凭空消失,失意的尹天仇只有回到服务处的小剧团,重新开始他的演艺梦。

    《喜剧之王》被认为是周星驰的转型之作,从**裸的“搞笑”进化到“笑中带泪”的高度。这部片子也成就了三个令人印象深刻的配角——奶奶、四眼田鸡和场务。

    奶奶:一手将孙子抚养成人,令人敬佩的英雄!

    四眼田鸡:香港大学的高才生,成为宏观经济环境以及企业管理短视造成的“人才高消费”下的牺牲品。

    场务:一位经验丰富的卧底警察。由于长时间的训练,他的模仿技艺已经到了以假乱真的地步,对付各种面试官有如探囊取物般轻易。

    上边三个配角给我们的感性认识更多的是一种社会现象,然而追究里面深层次的原因,更会得出一个有关经济的结论或者是管理上的启示。

    修身为先

    ——戏说管理者的素质修养

    管理者的素质是一个重要但又很难做好的事情。很多管理者参加了许多培训后都觉得没什么成效。的确,素质的培养不是一时半刻的事,它往往跟每个人的成长经历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其中,长辈的教育是最重要的一环,看看下边这个场景就知道了。

    场景n

    人物:洪爷 奶奶 天仇

    (海边)

    洪爷:他们竟然敢动那两辆雪糕车,那两辆雪糕车是我看的嘛!那是不是不把我放在眼里啊!兄弟给他点颜色看看!天仇你跟我们去,看看我们是怎么混的,顺便帮我把风。兄弟走!

    奶奶:小洪,小洪你去哪呀?

    洪爷:奶奶,你出来干什么?你肺炎才好啊,小心冻着你呀!你吃药了没有?

    奶奶:吃了,你又去打架啊?

    洪爷:不是呀。

    奶奶:不要去啊。

    洪爷:不是去打架啊。

    奶奶:不要去打架啊。

    洪爷:不是!

    天仇:奶奶,他不是去打架,他是去演话剧呀,街坊剧场啊,我们演《雷雨》嘛。

    奶奶:《雷雨》好看呐,李小龙扮演吴楚帆。

    天仇:反映好热烈呀,所以我们要加演一场,赶着去彩排呢。

    奶奶:哦,你要演戏呀?

    洪爷:是呀!

    奶奶:哈哈哈,真的?我孙子会演戏呀!你真能干呐。奶奶好开心呀!

    (说着抱住洪爷亲了一口。)

    洪爷:行了,行了,你先回家去吧。想不到我一世英明,给她弄的一脸口水。

    天仇:你奶奶一个人那么辛苦把你带大,她才是英雄,你不是。你看看她多开心!(奶奶一边走一边回头,还在笑。)不如别去打架了,去排戏好了。

    没事儿侃两句——

    一个人要在事业上取得成功,首先得学会做人。

    良好的管理者素质不是一时半刻可以练出来的,它是长期修身的结果。如今很多企业做到一定程度就受制于管理者的素质而不能有跨越性的发展。管理者的素质归根结底还是属于个人的素质,要使个人素质提高,修身是必须、必要、必定的。

    “事在人为”是我们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老话。事情不管成不成功终究得有人去做,没人做就连“事”这个概念也不会存在了。按一般的逻辑,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为人是为事的前提、基础。

    记得不少有成就的人物在一些公开的发言中都隐约提到幼年时期经历的人或事对他们的影响。例如,“幼儿园的老师教会了我基本的礼貌用语,养成了我饭前便后洗手的习惯,这些都是形成我的人格的重要部分”。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父母、师长教会我们很多为人的道理。正是这种潜移默化的影响,练就了多少成功人士坚毅的品质、果断的作风和善良的内心。这些都可以看做是人格拼图的开头部分。

    市场经济发展到今天,商业手段、管理思想和方法都不断地推陈出新。一个大的趋势就是商业运作、管理等都慢慢地向纯粹的人性回归。要演好领导者的角色,体现一个领导者的价值,很大程度上需要透过被领导的人反映出来。手下同样带领着一群人,有的领导一呼百应,有的领导却孤掌难鸣,办事效率当然不能同日而语。是什么原因造成这样的差别呢?这是人格魅力在发挥作用。

    当纵横商场多年的你突然发现,无论是技术创新还是管理改进,都无法带动效益上升的时候,建议大家都缓一缓,喘口气,或许是时候把那尘封了的人格拼图拿出来了,看看你的拼图里还缺了哪几块?

    意志是成为领导的基石。不相信自己的意志,永远也做不成将军。

    春秋战国时代,一位父亲和他的儿子出征作战。父亲已做了将军,儿子还只是马前卒。又一阵号角吹响,战鼓擂响了,父亲庄严地托起一个箭囊,其中插着一支箭。父亲郑重对儿子说:“这是世袭宝箭,佩带身边,力量无穷,但千万不可抽出来。”

    儿子望着极其精美的箭囊喜上眉梢,箭囊用厚牛皮打制,镶着幽幽泛光的铜边儿,再看露出来的用上等的孔雀羽毛制作的箭尾。他贪婪地推想箭杆、箭头的模样,耳旁仿佛嗖嗖地有箭声掠过,敌方的主帅应声落马而毙。

    果然,佩带宝箭的儿子英勇非凡,所向披靡。当鸣金收兵的号角吹响时,儿子再也禁不住得胜的豪气,完全背弃了父亲的叮嘱,强烈的**驱使他呼一声就拔出宝箭,试图看个究竟。骤然间他惊呆了。

    一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