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走出困境的五条路(1)(1/2)

    1945年8月的一天,也就是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后的第二天,玛丽·布朗回到了她在加拿大渥太华的家,她呆呆地站在空荡荡的房间里。

    几年前她的丈夫在一次车祸中丧生,不久前和她相依为命的母亲也去世了。紧接着,更大的灾难降临了,布朗太太说:

    “当锣鼓喧天、汽笛长鸣,人们欢天喜地地庆祝胜利的时候,我惟一的孩子,唐纳德,死了。我已经失去了丈夫和母亲,现在又没了儿子,只剩下我孤零零一个人。”

    “从儿子的葬礼上回来走进家门,那一刻我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孤单,家像死一般地寂静,像荒原般地空旷。再没有地方比我现在的家更荒芜的了。我心里充满了悲伤和恐惧;我怕要一个人孤单地活下去,担心自己能否适应新的生活方式。我觉得内心的痛苦快把我逼疯了,生活真是太可怕了。”

    布朗太太在悲伤、恐惧和孤独中苦捱时光。她既痛苦又迷茫,觉得没法接受眼前发生的一切。她说:“渐渐地,我开始明白,对我来讲时间是最好的镇痛剂,但时间过的太慢了呀,我知道我必须找点事做,把自己的时间填满!于是我出去找工作。”

    “日子一天一天过去了,慢慢地我发现自己对生活又有兴趣了,我开始关心周围的同事和朋友。一天早晨醒来后,我发现自己已经走过了最黑暗的岁月,我相信将来会越变越好。想当初自己痛苦到了用头去撞墙的地步,就是不愿意接受现实,多蠢呀。时间教会我懂得,世界上有我不能改变的东西。”

    “这是一个缓慢的转变过程。一天两天不行,甚至一两个星期也未必可以。转变是一点一点来的。重要的是你确实会变。”

    “现在,当我回头看那段日子,我感到自己的人生就像一条船,经历了惊涛骇浪,终于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