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玉才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大学毕业等于零? > 人生,留给世间什么(1)

人生,留给世间什么(1)(1/2)

    1979年,也就是在恢复高考的第三年,当我以河南省第一名的成绩考入北京大学数学系时,最大的理想是成为一名数学家。

    那时数学是科学皇冠上的明珠。能处理数的关系与空间形式的纯数学无论如何太迷人了,数论方面的高手被人羡慕的程度绝不逊色于今天哈佛的MBA。像许多有志的年轻人一样,陈景润是我

    当时的偶像。

    现在大家也许不能理解当时社会上所流传的“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的名言。事实上,在那个年代,人们谈论最多的就是:“上帝是按照数学语言来创世的……数学在一门科学中应用的程度,标志着这门科学的成熟程度……”

    许多人认为生涩难懂的陈氏定理,“狂热的人们”对它的评价是:这些是人类思维的花朵。这是空谷幽兰、高寒杜鹃、老林中的人参、冰山上的雪莲、绝顶上的灵芝、抽象思维的牡丹。这里面贯穿着最严密的逻辑和自然辩证法……以数学家为偶像太应该了。

    然而,每个人的生命进程都会深深地打上时代的烙印。今天北大方正的精神领袖王选,在20世纪60年代时,从照耀一切科技领域的纯数学转到计算数学,原因只有一个:是国家的需要,而不是个人意志。

    当我们还沉迷于在数学上冲顶的时候,世界已经更关注于应用科学,关注于管理应用。我们的确需要数学,但我们更需要管理知识。刚刚开始改革开放,刚刚认识到企业是社会经济的细胞,它的健康关系国计民生,中国更需要管理。

    那么在我所生活的80年代,中国最缺什么?管理学在当时的中国几乎是一片空白。

    1980年,我大学第一年的课程还没结束,适逢国家要选派一批大学生到美国、日本和欧洲培养。因为当时国家急需管理人才,而国内没有这样的专业,便从数学系里选拔人才转学管理。

    我被选中。

    没有选择,没有迟疑。那个年代,心中的责任高于梦想,大局高于私利。

    经过14个月的德语培训,1981年,18岁的我作为中国与西方隔绝30年后第一批公派留德学习,走进了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