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玉才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富女钱经月月红: 女性理财专家 > 第十一个月:女人创业仅为了钱吗?(3)

第十一个月:女人创业仅为了钱吗?(3)(2/2)

子四女,大多对办报毫无兴趣,难以接替他的工作,惟独凯塞琳最有头脑,迈耶曾预言凯塞琳如果是个男孩,就会像他本人一样,成为一个企业家,但正因为如此,迈耶总是认为,女儿终究是女流之辈,很难有所建树,因此,凯塞琳不是自己最好的接班人。囿于社会对女性的偏见,迈耶没有把《华盛顿邮报》交给她。

    他打算将此重任交给菲利浦·格雷厄姆,菲利浦才思敏捷,聪明绝顶,可是没多久,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了,菲利浦不得不离开新婚妻子参加了战争。他出征之前,岳父迈耶还告诉他,战后希望他回来协助办报。

    菲利浦深为岳父的诚恳邀请所打动,于1946年1月退伍后即进入《华盛顿邮报》工作,帮助岳父管理,当时他年仅33岁。

    菲利浦精力充沛,干劲十足,善于谋略,对于编辑等业务样样胜任。在他的苦心经营下,《华盛顿邮报》从过去的二十余年不景气中扭亏为盈、蒸蒸日上,发行量大幅度增加,广告业务迅速超过它的对手《华盛顿星报》,显示出一片繁荣。到了1961年,《华盛顿邮报》成功地吞并了《新闻周刊》等几家报刊、电台和电视台,规模大为拓展,菲利浦·格雷厄姆的报业生命达到了顶峰。

    但是,好景不长,就在菲利浦在事业上得到蓬勃发展的时候,他的精神分裂症越来越严重,到了1963年已无可救药。

    这年秋天,他的病稍有好转,经医生许可和太太凯塞琳同意后,搬出了精神病院,开车来到弗吉尼亚州的乡间农场,准备度假。出人意料的是,就在当天下午,菲利浦用猎枪结束了自己的生命,年仅48岁。

    菲利浦自杀的噩耗传来,凯塞琳悲痛欲绝,亲朋好友都劝她将《华盛顿邮报》卖掉,或者请一个经营行家来代为管理。

    但是,凯塞琳排除了这两种选择,挺身而出,自己挑起了大梁,出任《华盛顿邮报》董事长,继承了父亲和亡夫惨淡经营了近30年的报业。

    继任《华盛顿邮报》董事长的时候,凯塞琳47岁,她是四个未成年孩子的母亲,面临的是众人的不理解。

    在人们心目中,凯塞琳不过是四个孩子的母亲,仅此而已,她从来没有做过报社的领导,而只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家庭妇女,她需要借助菲利浦才能发光,没有菲利浦,她恐怕自己都不了解自己。

    凯塞琳确实忐忑不安,因为她自己虽然也当过记者,但毕竟从来没当过报社的董事长,更不要说驾驭《华盛顿邮报》这样的庞然大物了,而且凯塞琳既不年轻,也不怎么漂亮。

    在肯尼迪执政的那个年代,首都华盛顿煊赫热闹,肯尼迪喜欢聪明活跃的男子和年轻漂亮的女子,那个时期的社会风气对凯塞琳这样的中年妇女来说,是再糟糕不过的时期,如果你是个中年家庭主妇,那你就压根儿起不了什么太大作用,大家都是这样看的。

    凯塞琳刚上任时,显得有点忙乱,她不知从何处开始着手工作,报社内人心惶惶,大有“树倒猢狲散”之感,男性高级职员无不认为,她充其量不过是当一个象征性的董事长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