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第9节 人人都可以成材(1/2)

    “只要拼搏了,人人都可以成材。”这是红军的信条,也是所有现代企业和员工信奉的商业准则。

    1933年第五次反“围剿”前,共青团组建了“少共国际师”,全称叫做第一军团少年共产国际师。这支红军部队由近万名青年组成,全师战士的平均年龄在18岁左右,有些战士年仅十四五岁。先后担任该师师长的陈光、吴高群、彭绍辉、曹里怀及第一任政委冯文彬都不过二十几岁,较长时间担任该师政委的肖华上任时年仅19岁。

    在红军中,年轻人的比例是非常高的,年轻人担任重要职务的比例更是世界各**队所不敢想像的。红军不讲资历,不讲身份,只看表现,只看能力。在红军中,谁都可以当领导,谁都可以成材。这也是众多年轻人担任领导职务的原因。

    中国有一句老话:好铁不打钉,好男不当兵。然而,我们可以说,参加长征的红军战士都是中国最杰出的人才。即使参军前还是一个目不识丁的农民,在红军的大环境中,照样可以成为优秀的战士、杰出的领导者。所有红军战士都相信:只要拼搏了,人人都可以成材。

    “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是归根结底是你们的。……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世界是属于你们的。中国的前途是属于你们的。”**一直都对年轻人寄予很高的希望,并且相信人才可以改变这个世界的面貌。“世间一切事物中,人是第一个可宝贵的。在**的领导下,只要有了人,什么人间奇迹也可以造出来。”

    红军不仅坚持“以人为本”的用人原则,也给予每个人充分的表现机会。人们常把井冈山和长征比作革命的摇篮。几个仁人志士为了崇高的理想云聚旗下,汇集大批斗大的字认不了一箩筐的放牛娃、烧窑工,打趣的比喻是几个书生统领一群泥腿子拿着大刀梭镖闹革命。但这个摇篮最终摇出了许多将军、元帅、军事家、政治家,中国的命运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