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第28节 两广预热合作(1/2)

    2004年2月24日,广西区党委、区政府在广州举办“中国东盟博览会推介暨广西经济情况介绍会”(以下简称介绍会)。会上,广西向广东提交了三份项目清单。

    广东企业界一名与会人士告诉记者,就项目合作方式而言,广西业界对粤资进入可谓怀着“欲拒还迎”的复杂心态。

    一方面,广西搞产权招商,表现了“不求所有,但求所在”的强烈愿望,向广东推出的49个重组企业,八成以上欢迎整体转让兼并、投资方独资或控股等粤方主导的重组方式;但另一方面,广西在项目合作层面上,“过于强调合资合作方式”,仍有“留住大头”的思路。

    该人士介绍,在“重大项目合作建议”清单中,除11项高技术和6项农产品加工等新兴、高风险项目在合作方式上标有“其他方式”外,其余20多个项目基本强调合资、合作方式;另外的140项工业招商项目,属技改范畴,但仅有40多项溢出合资合作范围,允许粤资独资、控股等其他合作形式的不足1/3。

    该人士认为,在“泛珠三角”中,港澳为市场化程度较高的第一梯级;珠三角处于工业化中后期,属第二梯级;广东周边省份包括广西处工业化前期,属第三梯级。

    该人士分析,劳动密集型产业由一梯级逐级转移到三梯级,高附加值工业和第三产业由三梯级向一梯级集中,应该是基本趋势,但广西提交的招商清单,涉及研发、销售等高价值链项目,大都强调合作合资,且由桂方主导;而农业、挖掘等资源供给、加工项目,处于低价值链环节,倒希望粤资控股或独资,“你没有市场,又缺乏高端人才,怎能主导研发、销售?”

    在2月24日座谈会上,曹伯纯称,中国东盟博览会将常年在广西召开,该平台不仅是广西的,也是广东的,广货离广西较近,中国东盟博览会没有广货的参与,“不可想象”。

    以近两年东盟贸易进出口额度看,广东在200亿美元左右,广西则不到10个亿。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广东企业界、学术界有一种观点,广西应接受社会分工这一现实,以自己的区域优势换取广东产业的进入,除了如曹伯纯所说,中国东盟博览会是广东面向东盟的平台外,广西北海、钦州、防城港三地港口,也应该成为珠三角的“喂给港”,香港、深圳接单,广西分包。

    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外事办公室主任游霭琼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