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第1节 世界工厂(1)(1/2)

    长三角拉动中国经济前行,这不仅仅是一个梦想,而是正在进行中的现实。

    苏浙沪以民营经济为引擎,外资力量为加速器,利用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在经济全球化的产业转移和生产资本流动中抓住了机遇,奠定了“世界加工厂”的基础。长三角的迅速崛起,让中国可以用疾走的速度参与世界经济的竞争和融合。可以说,有关“中国竞争力”的概念,大部分由长三角所创。

    如何善用彼此的市场,通过区域生长整合来提高效率,是亚洲面临的一个共同课题。现在,区域经济一体化将会进一步整合长三角的优势力量,而在其不断调整内部利益的过程中,差异与竞争以及融合将给长三角带来巨大的动力和竞争力,最终会使其成为中国在全球产业链上最具活力的一环。

    以下是对该区域的多角度观察与分析。

    长三角:从“加工车间”到“世界工厂”

    得尽天时地利人和的长江三角洲地区,是极其适合农耕的一块沃土,自宋代以来就是名副其实的中国经济重心,也是东亚农业文明时期最发达的地区。尽管在日本明治维新后,远东地区最发达的桂冠不再为长三角所据,但晚清和民国时期,上海不经意间则成为远东地区最大的金融贸易中心。直至如今,为乡镇企业和民营资本的汹涌之势推动的长三角,仍然是中国最有活力的地区。

    长三角历史沉厚,交通便捷、人才集聚的现状,加上差不多是远东和北太平洋地区近乎几何中心的地利,使长江三角洲地区成为名副其实的“息壤”,在经济发展不平衡的格局中占得了优势。2003年,地处长江三角洲的江浙沪三省市的生产总值已经占了全国GDP的20%以上。

    1.中心城市与腹地

    长江三角洲是个整体,上海、江苏、浙江三省市一荣俱荣、一损俱损。长江三角洲能否从世界重要的加工车间成长为名副其实的世界工厂,在很大程度上要依靠长三角三省市的区域协调。在跨行政区经济、文化、交通等方方面面统筹协调上,三地从政府到民间,都有明显的力量推动。比如,继早已贯通的沪宁、沪杭高速公路之后,苏嘉杭(乍嘉苏)、宁杭(杭宁)已经或即将通车,苏沪、沿江、沪苏浙等高等级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