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珍奈儿·提格:我的故事(1)(1/2)

    有很长一段时间,我一直以为人生最大的悲剧是临死之前才发现自己的土地上有油井或金矿。现在我才知道,不能发掘自身内在的财富,才更加可悲。我的好朋友鲁本·西佛林少校说:“一毛钱和20美金如果沉溺于海底,它们的价值是一样的。”惟有把它们从海里捞起来使用,才能显示出彼此的差异。你的价值也是一样的,惟有努力探索内在,发挥巨大的潜能,你的价值才能真正显现出来。

    二十年前我是一个典型的家庭主妇,我人生中最大的愿望就是成为全世界最完美的妻子、母亲和主妇。尽管我相信自己是个成功的角色,但我依然感到不满足;并不是说我不想当家庭主妇,我只是觉得有所欠缺。

    我永远忘不了自己认清这个事实的那一天——一九七七年一月十九日。当时我正坐在我们位于德州西部漂亮洋房的客厅里,我凝视着窗外,看着肆虐的沙尘暴把我家的前院变成了一个大沙坑。当我看到狂风几乎要将树枝折断的时候,我赫然发现自己与那些老橡树感同身受:

    我也快要崩溃了。我觉得自己的生命中必须要多一点什么,我极度渴望享有某种成就,只是我不知道那究竟是什么。

    我的母亲是我最崇拜的人物典范,从小在德郡农庄成长的岁月里,母亲灌输了我强烈的家庭观念,其中一点就是女人只要能成为好妻子和好母亲就心满意足了。想要有自己事业的念头——即使只是一份副业——在我从小接受的南方基督教文化里是完全陌生的,但是我却开始质疑这些从小接受的观念。

    我想这股隐约的不安感早在几年前就已经浮现过,当时我为了要压抑这份不安,于是在一九七五年初期,我便开始在美国AMF担任运动设备的售货员,然而由于没有特定的目标或动机,我的这份工作自然不太成功。

    我坐在客厅的沙发上,开始审视自己的条件:我最高学历只有高中毕业:十七岁就结婚了;我把所有的时间、精神和努力都用来帮助我丈夫完成大学学业并维持家庭生计,到了三十五岁的时候,仅依赖我丈夫在大学里的这份薪水,我为了持家总是必须为钱财斤斤计较;我成功地养育了三个孩子,他们给了我极大的满足感。但是按照一般的社会标准来看,我依然感到有所欠缺,无论是在经济方面或个人方面。

    在那个狂风肆虐的上午,我还记得自己盯着手上一份美金一百零八元的医药费账单,不知道自己该如何支付这笔款项。我心里想着:上帝啊!我的生命绝对不能只是这样。

    凝视着窗外狂扫的沙尘暴,我下定决心,只要我活着一天,我绝对不要再有像此刻这样的感受。我绝望地想为我生命的意义寻找一些答案。

    看书吧!我心里想:书里面一定会有答案。

    于是我跳上车开往南原购物中心,当时如果有邻居看到我的动作,一定会认为我是疯了才会选在这种不见天日的沙尘暴中出门。尽管狂风撼动着车身、飞沙遮盖了视线,但我心中惟一的念头只是想赶快到购物中心的书店。

    当我走进购物中心的大门,迳自朝书店走去时,大门口早已堆满了沙尘。我直接向店员提出询问。

    “有一本书叫做《积极思考就是力量》(诺曼·文生·皮尔著,由世潮出版有限公司出版),我妈妈说这是她所读过最棒的书。你们有没有像这一类的书?”

    “我们当然有。”那位店员回答说。“后面整整两排的书都是,那是自立自救类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