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第1节 无智不商(1/2)

    只有高中学历的打工仔刘一真,在硕士、博士满天飞的深圳,是如何发掘自身潜力,一跃成为身家千万的大老板的 ?

    刘一真是个高中生, 1994年毕业后来到深圳。经过许多周折,总算被下沙一家贸易公司录用,做业务员,推销一种儿童保健镜。

    这种保健镜是专为小学生预防近视而设计生产的新产品,厂家广告投放不足,销售的艰难可想而知。有的业务员按照公司培训时讲的那套“扫楼计划”,挨家挨户登门推销,结果不是敲不开防盗门,就是进了门又被人家轰出来。还有人把营销重点放到高档别墅区,效果也不好。

    不到一个月,同刘一真一起进公司的20多名业务员就走了大半。甚至一名有着硕士学位的女孩还劝他说,走吧小弟,在这里没什么前途的!说实在的,刘一真的口才和业务能力并不比人家好,第一个月仅拿了48元提成。但在分析了失败的原因后,他认识到并不是公司提供的产品不好,而是他们的推销方式不当。这就像打仗,当一个山头从正面强攻不下时,就得巧妙地迂回到敌人背后,给他来个突然袭击,这样才能出奇制胜。

    随后,刘一真一改往日的传统“战术”,直接去了居委会,专找那些老头老太太闲聊,侃得高兴时,便取出产品向其介绍有关功效。有人不信,他就请来同学做演示。当现场的老头老太太纷纷称赞它的使用效果时,刘一真便趁热打铁,向他们宣传导致学生视力下降的主要原因,以及保健镜的最大特点。不少人当场就购买了他推销的产品,尤其有位赵主任,一下就买了4套,说不仅要送给孙子、外孙,还要送给邻居的小孩用!(总结失败的原因,对症下药,另辟蹊径,总有办法出奇制胜。)

    接着,他又到“老干部活动中心”、老年公寓、公园等老年人多的地方推销,并留下自己的联系电话,承诺“如孩子不喜欢可随时退货”,效果出人意料的好,仅仅7天,就推销出去400多套!后来通过这些老人的“免费宣传”,他又接到大量求购电话。见刘一真每天从仓库提出的货总是“供不应求”,就连销售部经理都很吃惊。

    当同事们纷纷效仿时,刘一真又琢磨出新的战术。(多想出办法。)

    那一年,刘一真的销售业绩在全公司一直遥遥领先。一年的推销生活,不仅让他挣到了人生中的第一个 10万元,更让自己在“不可能”的地方学到了不少智慧。

    刘一真在那家贸易公司干得很出色,但1998年春天,却离开了那家公司。原因是他又看上了一种高级上光清洁剂。这是北方一家企业研制的新产品,急于在深圳打开销路,那位业务经理就找到了他。凭着职业敏感,当天他就与对方签下协议,订了5万元的货。接货时刘一真甚至把广告词都想出来了,可怎样才能销售出去呢?(要勤于想办法,相信办法总是有的。)

    经过几天的思考(不错,要不惜花费较多的时间去思考,正所谓磨刀不误砍柴功!),一个大胆而新奇的想法忽然从他的大脑中闪出。那天,他找到深圳名气很大的一家星级宾馆的负责人李总,提出免费为整个宾馆做一次保洁,总经理感到莫名其妙。刘一真一番至情至理的话打动了总经理,他当场决定把准备接待大型会议的一至三层60个房间,和一个大型会议室交给我保洁,并规定两天内必须完成。(这也是策划。)

    接到这单活,刘一真迅速从劳务市场找来10名年轻女性,经半天培训讲解上岗,墙壁、真皮沙发、电视、电脑、灯具、电扇、门窗等,仅用一天半的时间,20盒上光清洁剂就将三层宾馆客房修饰得焕然一新,并散发出淡淡的清香。会议如期举办时,刘一真看到一辆辆因远途奔波而披满尘土的各色高档轿车,二话没说,带领几名女工换上宾馆提供的工作服,就主动承担起了几十辆车的清洁工作。

    会后三天,李总亲自找到刘一真说:“年轻人,你帮我赢得了下一项接待业务,更为我们宾馆争得了良好的服务形象,这2000元算做清洁费,剩下的货我们全包了!”说着李总又掏出了几张名片:“这是向我取经的宾馆同行,我已经把你推荐给了他们。”听完这话,刘一真简直傻了,真怀疑自己在做梦。这是他在特区搞推销以来,遇到的第一个“春天童话”。

    做了一次“傻子”,刘一真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