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不要说明(1/2)

    看了我写的“不要说明”这句话,也许有的人会想:不说明的话那不是有些事就不容易被别人理解了吗?产生这种想法的人在这个时刻,他的心理状态已经从听者转换成了说者。

    请你回想一下你周围的人。你是不是觉得越是喜欢解释的人,越不会有听别人谈话的态度呢?他一直要说到你不想听为止,还要展开话题,这样的人根本就不能称为听力高手。但是要除去老师,因为他们必须要把讲义讲解清楚,在那种情况,那种场合下,已经把那个确定为了说的人,所以和我们现在所讲的听力高手是不同的情况。

    如果你觉得必须要向对方说明时,是因为你觉得自己说的话没被理解。在这种情况下,确实有对方不理解你的情况的原因。但也不能排除有时候是你不明白对方。如果知道“对方为什么不明白呢?”时,即使你不说明,也会有方法让对方理解。但是如果遇到“我说明到这个程度了,还不能理解吗?”的情况时,就说明其实你也不理解对方,所以在这时,你不仅作为一个听者来说很失败,而且作为一个说者来说也是不合格的。

    在谈话中,包含了内容以及和内容有关的情感。观察了外交谈判后就能明白这一点。因为谈判涉及到利害关系。虽然谈判双方都很明白谈判的内容,但无论哪一方都想坚持以己方的利益为重,所以无论怎样说明都无法得到对方的理解。谈判是以均等,平等作为原则的。外交官们非常明白这个原则。而战争也是这么一回事。

    下围棋和下象棋也是这样的道理。下棋的规则对于对方来说都是平等的。如果撤得太后面了,就被叫做是手软,会输给对方,而如果反过来,冲得太前面,总会露出破绽,最终也会输给对方。

    能够平等地谈话这是最好的,但因为双方的利害关系并不是一致的,所以会出现一些无法客观判断的情况,无论是拳击还是柔道,观众在心理上总会产生一种错觉,觉得自己支持的选手看起来比对方更有实力。在外交谈判中,外交官懂得互相平等的原则,但有时候也会因为这个国家的国民在感情上不能接受,最后导致谈判破裂的事。

    感情和思考是一对相反的心理机能。感情是根据开心,不开心作为基本判断机能,而思考是以伦理的整合性作为判断机能的。感情型的人和思考型的人之间的谈话往往到最后会破裂,讨论不出结果,也是因为这个原因。在男女之间的争吵和父子间的争论中,也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对立情况。

    让我们来举个例子,下面是感情型的女性和思考型的男性之间的对话。

    男性:因为这是,如不这样做的话是不行的。

    女性:我讨厌这样做。

    男性:但是就算你讨厌,可和是不一样的,还是照的样子吧。

    女性:你别叫我那样做了。我讨厌那样做,要我说多少遍你才明白啊?

    男性:彼此彼此,你看我已经说明到这个地步了,你不是还在说这种莫名其妙的话吗?

    女性:好了好了,反正终归是我不好。

    男性:我可没有这样说。你如果还是这个样子,我们也没法说下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