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第4章 “PLAY”理论(2/2)

是“说”。“做”是务实的,比如组建售后服务团队、科研创新,做的精神融合在“产品制造、营销企划、宣传推广、销售”每一个环节里,包括宣传推广环节里请明星做形象代言人,所有做的目的都是为了“说”,“说”同样存在于产品制造这个过程里。

    有“房地产明星”之称的潘石屹同志就深谙“PLAY”之道,每一个产品在规划时一定要制造争议点以供传播,而常规思维是先做好产品再去做广告,他的SOHO系列从现代城到物流港无不如此,“长城脚下的公社”更是做成了建筑师作品博物馆,引得房地产业外人士都侧目不止。只有那些深受西方正统传播理论毒害的开发商们,才为了产品而产品,为了广告而广告,他们的房子不是消费者主动买去的,而是没有选择余地的被迫行为。

    有“造星机器”之称的娱乐界的做法也证明了这一观点,明星是他们的产品,每个产品都有符号,如 “情歌王子”“忧郁王子”“喜剧之王”“天王”“天后”等。但是“造星机器”并没有把产品特性和符号分开,在“忧郁王子”的专辑里,嗓音、歌词、表情、发型、服装、场景、故事,无不指向于符号,服务于传播;反过来,“忧郁王子”这个符号与“情歌王子”要划开距离,以利于销售。

    如果有人要否定“PLAY”理论,请先反对以下观点,这几乎就是一个纯种传播人的全部世界观:

    1、社会是一场“PLAY”。

    2、人与社会其他组成体发生关系产生价值时,超越生物,变成“角色”。

    3、事物只有“做”和“说”两面性。

    4、“做”是为了“说”,“说”以促使“做”。

    5、一切行为都是为了传播,人的任何“角色”意义的行为,都是为了被人知道。

    社会的本质就是这样,在“PLAY”里,人只有切断与外界一切联系,包括思想后,才属于自己,真正到了这个时候,这个人活着和死了差不多。而“角色”是一个公共的东西,PLAY之中的任何角色,是为别的角色而存在,正所谓“女为悦己者容,士为知己者死”。当人只属于自己时,正是社会消失、经济崩溃之日,但这一天似乎永不会来,从石器时代开始,社会一直欣欣向荣,没有一点要萧条的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