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第5节 在职司考明星之路(2)(1/2)

    黄艳兵:我参加过两次司考。第一次是2002年,即首次国家统一司法考试,也是最后一次大专文凭可以报考。当时我只是大专学历,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去看看“天下第一考”到底是什么样子。考前没作充分的准备,教材没买只买了法条,辅导班没上,做了4套试卷。复习以法条和以前学校的教材为主,并且断断续续,考试成绩出来差了1分。对这一成绩我既伤心又庆幸,伤心的是我离终点仅一步之遥并且意味着我2003年没有资格参加考试。庆幸的是原来司考并不是那样神,它给了我必胜的信心,也留给我不少经验和教训。

    2004年我拿到本科文凭后就毅然再次报考。我从5月初开始,共花了4个多月的时间复习。首先,我制定一个学习计划,然后在计划的指导下,先整体看了一遍法条,由于这时法律出版社的《国家司法考试辅导用书》还未出版,因此给我复习法条空出了20多天时间。

    大纲和教材上市后,我花了一个礼拜对知识点进行梳理,对照大纲在教材上寻找相应的知识点。接下来就是看教材了,开始教材给我的感觉就像汪洋大海,广袤而深不可测,我则像一叶孤舟不知如何才能达到胜利的彼岸,我决心慢慢啃破它。第一遍我看得很细,逐字逐句阅读,不放过任何一个地方。看书细致很关键,对非重要知识点的了解与掌握就是靠细看来达到。看第一遍教材我花了21天,每本书1个星期。

    看完第一遍教材,对全部知识范围有一个整体认识,教材集司考全部知识点之大成,只要吃透了教材司考通过就水到渠成了,这时我心里有了底,不似先前那样茫然。但第一遍书下来我发现由于知识点的繁多和冗杂,看了后面已忘了前面,怎么办呢?没有其他办法,只能继续看第二遍。第二遍我同样看得很细致,虽不是逐字逐句但除非自己认为确实不需要阅读的段落外,还是花了不少功夫。同时将前一遍自己划线的部分进行记忆和理解,并对前一遍自己未加以理解的地方进行补充和完善,对理解有误的地方加以修正。看第二遍书也用了21天,但这遍的感觉完全不同,知识不断充实和饱满,日臻系统化。

    复习第三遍教材时,我已经有选择地看书了。主要看划线部分,记忆仍放在首位,对未划线的略看,作简单的记忆。对自己的薄弱环节进行重点堆砌,比如我感觉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较弱,于是我花了较长的时间着重复习。第三遍书我花的时间只有半个月,时间虽然短,但记忆的东西很多。这一遍其实最为关键,知识的掌握主要是在这一段时间。

    到复习第四、五、六遍教材时,我每遍只花9天时间,平均每本书只花3天。主要是记忆和巩固,理解已经放在次要了,因为该理解的东西到这时已经理解的差不多,并且通过对整个知识的不断记忆和掌握,理解已经变得非常简单,可以达到融会贯通的地步。

    通过六遍教材的复习,我对考试充满了信心,最后成绩不出所料,卷一112分,卷二100分,卷三115分,卷四110分,以437分成为江西的司考“状元”。

    “自考出身+六遍教材=状元”。六遍教材是笔者所见最多的考生,然实际中他是不计其数,可谓神奇。再次印证“教材是司考之本”。不管东西南北中,咬住教材莫放松!另,在教材出版之前先看法条,这不失为一个好技巧!夏丹凤,第一次司考我1分惜败,第二次司考车遇“生死时速”,司考成了我人生最难忘怀的经历。2003年,我刚毕业成了法院的一名书记员,因受“**”影响当年司考安排在10月份,这给了我机会让我兴奋不已,然而烦恼也随之而来。因为刚参加工作,各种培训也是接二连三,加上8月份考驾照,白天上班在单位看书很难,我只能利用晚上时间复习迎考,时间成了我的稀缺资源。尽管这样,我对司考还是相当重视,虽然困难较大,我始终没有退缩。买教材、买辅导资料、制定复习计划我一气呵成。由于第一次我对考试题型、难易程度、考点等均不清楚,经请教单位的同事,得到了他们的指点。2003年考试之前,我参加了区里组织的公务员初任培训,那次培训时间拖得很长,最后还要通过全市统一的公务员考核,这一度让我陷入了困境。我慌了,到后来都没有按照计划进行复习。幸好有个“十一”长假,那段时间我做了很多题,有真题也有模拟题,做下来感觉还不错。

    3个多月很快就过去了,我焦急地等待着考试成绩,结果却只有无奈:62+57+70+50=239,只差1分,这个成绩让人无法接受,我的泪哗哗落了下来。

    第二次司考,在开始准备前我对自己第一次司考进行反思,找出了诸多缺点,也发现了复习中的一些闪光点。之后,我给自己定好了详细的复习计划,基本拒绝了一切娱乐活动。从5月初正式投入复习,到9月中旬考试,我用了4个多月时间备考。其间,我参加了辅导班,老师的辅导确实令人受益匪浅。经过3轮认真细致而又紧张的复习,我感觉自己这次一定能够获得成功。可天有不测风云,考试那天原本1个小时的路程,我6点30分出发,可车到高架路上,突然像蚂蚁爬似的慢,我看了一下表:7点10分,离考试还早心放宽下来。可是,半小时后车子竟然不动弹了,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原来前面发生了上海几年来少见的交通事故,事故路段实行交通管制。高架上无岔路可走,车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