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玉才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人生成功咖喱派: 人生幸福自助餐丛书 > 第十二章 驭人术:拴人的桩子不在高

第十二章 驭人术:拴人的桩子不在高(2/2)

于利害关系的考虑,刚刚结盟。

    臧洪昏昏然想借袁绍的兵打败曹操,来解救朋友的危难,即便成功了也是前门驱狼后门进虎的做法,是很危险的。

    而且,逞一时义愤也犯了兵家大忌。臧洪光着脚哭着去求救兵,和楚国的申包胥在秦庭哭了七天七夜一样地,在个人的情感上是一种软弱的表现,对解决问题一点用也没有。申包胥之所以能够把兵求到,是因为秦王考虑了自己的战略利益,而不是被眼泪所打动。

    在现实生活中,也有许多人“心太软”,同情心太强,很容易产生负疚感,也许他要求别人做了一件对自己有利的事,事后却后悔不已,认为自己不该那样要求别人。即使别人把事情搞砸,他也会很容易原谅他们,觉得自己也要承担很大责任,应该替别人收拾烂摊子。

    有人在受到指责时很容易心软让步,认为自己确实犯了很大的错误而产生负疚感。这种良心的谴责比外界的攻击更具有威力,人会受到自我怀疑的折磨,无法相信自己地去干自己应该做的事情。有时候他也会坚持自己的权利,但事后却后悔不已,觉得自己不应该不体谅别人的困难,觉得欠了别人什么。

    阿忠的工作负担很重,有一次,上司安排他和另外一位同事加班完成一项策划。

    他去找那位女同事,但女同事很为难地说自己的事情也很多,而且小孩又病了,希望早点下班去照顾他。

    阿忠听完很内疚,觉得自己不应该剥夺一个母亲照顾孩子的权利,于是答应全部由自己来做。可是这件工作一个人实在无法完成,他拼命干到夜里三点钟,也没能在第二天把方案交给上司。上司大为不满。

    铁板烧博士指出,阿忠之所以最后落得一个两头不是人的结果,就是因为心太软,成了没有原则,也分不清轻重缓急的老好人。结果最后不仅没有做成好人,反而因没有完成任务成了罪人。

    我们翻开历史书,总结历代英雄成功的经验,可以发现他们都不心慈手松的善良之辈,而是充分体现了自己的英雄本色。具体来说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认清形势,顺应历史潮流而发展,而不是逆潮流而动,并且能够不断地顺应各种变化,有了好的想法马上就抓住,而不是好谋有余决断不足,事后诸葛亮。

    其二,在管理方法上,不讲繁文缛节,而是体任自然。宽猛相济,用刚猛来纠正宽缓,从而使上下都懂得规矩,从而具有威慑力。

    其三,因才施用,选拔有远见而又有实际才能的人,实实在在做事,拒绝奉承,以朴素的作风带兵,赏赐功臣一点都不吝啬,赏给别人的东西,超过他们的期望。而不是依仗自己的资本,故意拿出架式沽名钓誉,只任用阿谀奉承之徒。

    其四,用人不疑,对部下充分放权,让他们去执行自己的职责,而不是事必躬亲。任人不管远近亲疏唯才是用。而不是表面宽缓内怀猜忌,任用了某人马上又怀疑,或者只重用亲信。

    其五,在仁义上,可以忽视眼前的小事,对大事能想到很远,即使看不见,也都考虑到。而不是心怀“妇人之仁”,看见别人挨饿受冻,怜悯之情马上就表现出来,看不见的时候,想也不去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