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低下头来向前进(2/2)

立的“朝班”制度,虽经历代沿革,但一直到清朝末年,实行了近两千年,因此,封建社会的政治体制思想一直受他的影响。象叔孙通这类知识分子的艰辛经历和非凡贡献,也只有遭遇比他更不幸的司马迁才能理解。

    有人在读到这段历史的时候,或许会说:“叔孙通顺着秦二世的心事拍马屁,这难道不是厚颜无耻的小人吗?”

    这种话问得十分愚蠢,因为忽略了外部的环境。

    朱云和张禹都是汉成帝的老师,当时正是王莽家族用权的时候,民间怨恨到了极点,各地的奏章报到中央,都被张禹压下来不给皇帝看。

    朱云当着皇帝的面诘问张禹:“下面那么多奏章你不让圣上看,象死人一样占着一块地方,只想保住自己的乌纱帽,什么都不干,使上下的意见、消息无法勾通,该杀!”

    读书人处世真是太难了,跟着社会大潮流走吧,就违背了自身的兼济天下的信仰,如果超凡脱俗,逆潮流而行,马上就会举步维艰,危机四伏,至少这辈子没有饭吃,可能把自己给饿死。

    如果我们一天到晚地讲求道德理想,可能连谋生的办法都没有了,也连饭也吃不上;如果不顾一切地求功名,为了当官发财连命都不要,那么理想道德也根本谈不上了。

    在生存和理想发生冲突时,并不能一味地贪生怕死,舍生取义有时也是一种选择。但是如果相信自己生存下还可以扭转局面,干出一番更大的事业,即使是苟且偷生也没有什么可耻,因为这比死更有价值

    因此古代有些饱学之士,当道者给官也不做。为什么不愿做官?并不是仅仅因为清高,而是他自知一旦出来做官,就必然想对社会有所贡献。可是如果当时是黄钟毁弃、瓦釜雷鸣,自己出仕后不仅可能一无所为,甚至还有生命危险,又何必强出头呢?保存革命的本钱不是更重要吗?

    叔孙通在观察到秦二世是个昏愦无能的家伙之后,决定明哲保身,退而求全,这是一种十分明智的选择。

    因为他知道自己的价值,期待着能够大太平盛世好好做一番事业,因此才韬光养晦。在秦始皇时代,他没有办法,只好迁就环境。到了汉朝建立,他也能最强的应变能力达到目的,最终成了一代儒学宗师,开创了几千年的儒家礼仪制度。

    有些志士仁人,品格高洁,象挺拔的大树,当所有的树都被弯曲折断的时候,只有它还直立着,但是太挺拔了却容易折断。

    铁板烧博士说――

    真正成就大事业的人,有时挺拔如树,但挺拔中却带有柔韧,在受到重压时能够曲而不折。他们不完全同流合污,心中始终坚持一贯的理想。但是同时,在那样的乱世生存,不学一点随波逐流,就会显得与众不同。为了不吃亏,只好迁就世俗。所以,他们往往表现得大直若诎,看上去好象不会说话,畏畏缩缩的,曲里拐弯的,但最终的目的是要实现自己的理想。

    由此看来,如果面临生死抉择,首先要审时度势,斟酌利害,能曲则曲,能伸则伸,而不是盲目地随波逐流或舍生取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