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地狱与天堂(2)(1/2)

    疾风劲草

    一幅中国画《初春》,在巴黎的画展中获得极高的评价。巴黎的《艺术》杂志说:“中国人以象征的视角,袒露了一种人生态度。中国人崇尚自强不息的精神,在这幅作品中,颇具哲理的线条与色彩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

    这幅作品,捕捉了沙漠中初春沙棘树生命的瞬间:几片娇羞的嫩绿在狂风中摇拽,小树的根却牢牢扎在干涸沙漠的深处,以一种抗争的姿态去面对如此狂暴的自然。在画面的分割上也独具匠心:小树的根、叶只占画面的1/4,而3/4是狂风漫卷的昏暗天空及焦黄无垠的大漠……

    这幅画诉说着一个故事:小树生命虽然弱小,但小树的根是它走向成熟的标志,是力量的源泉。

    《初春》是一首生命之歌。

    我想到了“小草之魂”,我想到了女性的“活法”,我想到了女性艰难的人生之旅……

    自立与抗争,是女性走向成功的基点。广言之,也是人们走向彼岸的航船。

    社会的道德评价及赞美标准,常以结果来判定的,忽视失败者与奋斗者的足迹。但作为一种人生态度,或者说,一种自我生活的评价,奋斗的足迹可以求得一种心理平衡,获得一种“心安气顺”的境界。

    1957年,李政道、杨振宁因发现“宇称不守恒定律”而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1976年,丁肇中发现了“新的亚原子粒子”而荣登诺贝尔物理奖的圣坛。

    事隔十年之后,1986年,李远哲因化学基本过程的动力学方面的杰出贡献,问鼎诺贝尔化学奖。这些华裔学者,一时间似乎全身笼罩着光环,历史替成功者抹上了一道亮丽的色彩。

    但是,人们忽视了另一组数据:这些科学发现或发明耗去了一个人大半生的岁月。实验室成为他们与世界联系的惟一窗口,也是他们人生乐趣的神圣伊甸园。无非是说,人们在赞尝走上领奖台的成功者时,还应看到未走上领奖台的默默耕耘者……

    所以,最值得称道的是女性“自立式”的活法。

    它没有“公众性”职业的耀眼光环,看不见人们的笑脸和听不到掌声。也没有被社会媒体炒作的烦恼,更没有被人“无中生有”伤害的痛苦。

    俗话说,“心底无私天地宽”。做自己的事,走自己的路,吃自己的饭。不看别人的脸色,不为名累,不为利牵,这何尝不是一种人生的自由,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