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并购之路(2)(2/2)

的人一样,瑞普也是李文的人质之一。

    另一个受到打击的人是全国最有成就、最受人尊敬的企业律师之一彼得·哈叶。他将自己毕生的律师生涯都献给了时代华纳。20世纪60年代哈叶刚从哈佛法学院毕业就开始为史蒂夫·罗斯工作,帮助他一点一点建立起了华纳帝国。1990年,哈叶加入时代华纳,做法律总顾问。当时他是保罗-威斯-里金-华顿-格里森公司的合伙人之一。在时代华纳工作的10年间,哈叶不仅是个出色的法律顾问,同时还因为对领导忠诚而著称。哈叶听到和美国在线并购的消息被激怒了,他觉得李文对他非常不尊敬,这击垮了他。他于2000年1月1日宣布退休,由克利斯·波格特担任他的职位。但1999年和美国在线的并购正在酝酿时,哈叶还是公司的高级律师。李文为什么把他抛开?如果说过去他还对李文保留意见,如果他曾怀疑李文担任CEO的能力(他确实曾怀疑过)的话,他也只是自己想想罢了。但现在他不会这样了,现在,哈叶会告诉朋友时代华纳和美国在线并购是个灾难,他希望李文得到应有的惩罚。

    如果李文曾经想到像哈叶和瑞普这样的管理人员会觉得自己受骗了,他也不会太在意。李文从来就不是一个愿意寻求一致的人。正如一位管理人员形容的,李文是公司的“配电盘”:他通过控制信息的流通来控制时代华纳,就像控制水坝的磨房主。多年来,他发现按自己的要求做事的最好方式,就是由自己来完成这些事。他不需要别人介入他的工作、浪费他的时间、发表关于这个那个的意见,妖言惑众。所以时代华纳的部门领导知道与美国在线并购时,一切都为时已晚:火车已经离站,轮船已经启航,大门已经关上了。但即使是时间再多一点,多恩·洛甘、杰夫·别克斯、乔·克林斯和其他时代华纳的高级人员能阻止公司和美国在线并购吗?他们可以和凯斯讨论这件事,或要求更好的条件吗?可能吧,但同时,他们也有可能会毁了这次并购,而李文承受不了那样的风险,因为这次平等并购是他的关键时刻。

    如果说过去压制别人的意见为李文带来过好处,那么这次则是一个重大的战术失误。因为要让美国在线并购案启动李文需要高级管理人员的积极合作。但是他们为什么要帮助那个虐待了他们的人,实现他的超级梦想呢?为什么要为那个轻蔑他们的人工作呢?李文那时不知道这一点,但是1月10日和美国在线的并购公开宣布后,时代华纳管理人员的批评,使并购进行得不顺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