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第4章 孩子的不良习惯(11)(1/2)

    儿童在玩玩具的过程中,观察到许多对他们来说非常奇妙的现象,继而产生了许多疑问,他们希望能尽快找出答案,为此,他们不知深浅地拆开了玩具,甚至家中的贵重物品也被拆掉。而孩子的这种“破坏行为”正是他们探索世界的开始,也是他们创造性思维的萌芽。为了满足自己的求知欲,许多东西,如钟表、收录机、电话等都成为了他们的玩具。

    儿童的这种“破坏行为”有时会延续到小学高年级,甚至初中。如果父母为了爱护玩具,不许孩子任意摆弄玩具,这个玩具对孩子来说就失去了许多重要的意义,压抑了孩子探索世界的兴趣,扼杀了孩子的创造性潜能,孩子因此所失去的价值也远远超出了玩具的价值。不明了这一道理的家长常常本末倒置,只知心疼玩具,却不痛惜孩子能力的丧失。每个父母都是“望子成龙”,却不知用正确的教育方法去“育子成龙”,将孩子刚刚萌生的智慧幼苗给无情地掐掉了。这实在令人惋惜。

    “不许贪玩”

    ——忽视游戏在孩子成长中的作用时下不重视儿童早期教育的父母大概是不多了,但是早期教育又从何做起?背唐诗?练钢琴?还是学舞蹈?不少人感到困惑。英国儿童教育专家响亮地提出:“儿童学习从娱乐和游戏开始。”他们的研究资料显示:玩耍长智力。然而,现实中,却有很多家长为了学习,限制儿童玩耍。孩子们几乎每天都被关在房子里,只有到了儿童节,才能去爬山、划船、郊游、逛公园、动物园、游乐场。

    研究表明,儿童入学前几年学到的东西,比一生中任何时候都要多,学得也快,且大部分知识是在玩耍中学到的。英国支持儿童玩耍全国志愿委员会协调人安娜的观点更鲜明:“玩耍同正式教育一样重要,没有计划进行各种玩耍的儿童,在感情、身体以及成年后的社交或科学研究的发展速度,远远不如拥有这种机会的同龄者。”此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