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宜家在中国(1)(2/2)

个念头早在拉尔斯·高兰·彼得森和英格瓦前往广州时就形成了。很长一段时间里,宜家总在中国和日本之间摇摆,哪个国家更适合再开一家宜家商场呢?在英格瓦看来,决定很简单,“日本人已经拥有了生活中绝大多数的好东西,但转过头来对中国人来说,宜家可能会意味着什么”。

    第一笔资金投入了1亿克朗(结果非常不够),于是英格瓦和他的执行董事打赌一瓶香槟,他认为莫伯格根本无法在世纪结束前开始第一家中国商场的运作。但实际过程比预计要快,在北京的中国经理莫伯格·隆德,深入市场调查,参观中产家庭的住房,而后得出了非常明确的结论:在家具装饰上的低价投资可以引起“普通大众”的共鸣。其产生的基础多少有些令人吃惊:就像英格瓦所说,假设10年以后中国的中产阶层可以达到20%,那么这儿的市场一下子就会和整个欧洲一样庞大。

    1997年春天,第一位商场经理正式任命了,是那位风雅的长发飘飘的加拿大人彼得·安得森。更多的资金划转过来,到了10月,挪威人埃里克·阿恩伯格带着首批建设小组到达中国。他是企划过无数家商场的老手,这次是他刚刚退领养老金后的一次加班。

    他亲自挑了18个他最喜欢共事的人选,他们是从家具到厨房设计的各方面专家,经过长期的磨合组成了一支滴水不漏的先遣队,或者,叫它“婴儿产房”也可,事实上这也是公司历史上最伟大的“投资部队”之一。

    开业之后,他们就已经开始返回了,也可以说,那些助产士、麻醉师和产房助手们已经完成了自己的工作,现在,照例那些已经培训过的本土雇员们将要接过商场的一切。在这种情况下,留下的外人只有几个,家具部门的瑞典主管和人事部经理,一位瑞典女性。

    当那位向首批188位幸运顾客派送纪念品的商场女售货员几乎被挤垮,当沙发被撞翻,抢购的形势失去控制的时候,像征服德国的传奇人物汤姆斯·布劳奎斯特这样的老狐狸脸上,就会浮现出一丝笑容。如果开业时没有混乱与长队,没有流血与打斗,那就算不上是个好开端。

    对宜家来说,在上海“出生”的这一位,在很长一段时间的新投资当中更具有象征意义。或许它可以与斯普雷顿巴赫那次开业相比——走向欧洲大陆的第一步。就像那家在瑞士的商场成为征服欧洲的标志一样,人们希望上海可以成为一次伟大撑杆跳,目标是占领拥有10亿人口的中国大市场。一份与中国伙伴之间的合约已经签订,将在北京西城区的三环路上开一家商场,而且未来的经理已经任命完毕。在广州也已经选好了一处地界。莫伯格要面向更多的中国城市,因为至少需要五家、六家或者七家商场才能保证当地市场的供货充足并且能够有效运转。而且事实上,中国现在是“开放的”,任何事都可以着手准备。

    所以,1998年3月在上海的这一天,将在未来被看做是宜家新时代的一个开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