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第12章 韬光养晦的智谋(2)(2/2)

小人之下。在很多情况下,实力与地位与发展都不是正比关系,这时就需要有效地把自己的实力和意图隐蔽起来,韬光养晦等待机会。所谓“韬”原意是指剑和弓的外套,韬光养晦是说故意将才华掩藏起来,收敛锋芒,使别人不注意自己。

    楚国有一个名叫养由基的人,善于射箭,百步之内射柳叶能够百发百中,因此人们都赞颂他是后弈再世。

    这时有一个从他身旁经过的人对养由基说:既然如此善于射箭,孺子可教。养由基听到后,不高兴地回答:“人人都说我射箭技术高超无比,可是你却只说孺子可教,你替我射一箭试试。”

    过路人笑了笑说:“我当然不会教你出左手屈右手的等各种各样的射法,我只是想向你建议:既使你射柳叶能百发百中,而不会适时休息,过段时间你肯定会气力衰退,弓拉不开,箭锋偏弯,到时一箭射不中,那么你就前功尽弃了。”

    真功夫不可告人,自有其理由。有时是时机不成熟,必须像猎人一样耐心潜伏着,等待猎物出现。有时是为了让对手充分表演,完全彻底地暴露出他的全部招数,然后再抓住其要害给予致命打击,让他领略后发制人的厉害。

    韬光养晦有时是为了麻痹对手,使他骄傲轻敌,以为对手软弱无能,趁其不备而攻杀之。有时是为转移对手的注意力,让他奔东边去,而自己却在西边出击。

    所以,为了有效地打击对手,首先要有效地隐蔽自己、保护自己,也就是要做出假相来迷惑敌人,让他朝着自己希望的方向去行动。敌强时,不急于攻取,须以恭维的言辞和丰厚之礼示弱,使其骄傲,待暴露缺点,有机可乘时再击破它。

    过分善良的人往往不懂得这一点,以为天下人都同自己一样善良,结果,以善良待人,反被邪恶伤害,成了邪恶的牺牲品。即使不以打击对方为目的,为了不遭对方打击,也不应天真善良地将自己暴露无遗,毫无还手余地。

    善良诚可爱,善于在险恶世道中保存这份善良,则更为可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