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第10章 抓大放小的智谋(3)(2/2)

到变得更有创造性和想像力。

    无论是不看电视还是不读报纸,道理其实都很简单:如果天天被各种“消息”所淹没,反而会忽略真正需要注意的东西。远离那些“无微不至”的琐碎消息,而把时间留给自己来思考世界真正的发展趋势,好处要大得多。

    吕端,字易直,河北人,后晋兵部侍郎吕琦之子。后周时曾任著作佐郎,入宋之后,历任成都府、蔡州(今河南汝南县)主管,在公元九九五年继吕蒙正为宰相。

    据说宋太宗想任命吕端为宰相的时候,有人对太宗说:“吕端为人胡涂。”

    太宗则说:“吕端小事胡涂,大事不胡涂。”

    据《宋史.吕端传》记载,公元九九七年,宋太宗病危,吕端每天都陪同皇太子(宋真宗)入侍,探问病情。

    内侍王继恩忌恨太子英明过人,私下里勾结参知政事李昌龄、殿前都指挥使李继勋和知制诰胡旦,图谋拥立因纵火焚宫而被废除的太宗长子楚王赵元佐,替代太子。

    有一天,吕端循例到宫禁中去探问皇帝的病情,发现太子不在皇帝身边,怀疑其中有变化,就在笏上写了“病危”两个字,命令亲近可靠的官员请太子马上人宫侍候。

    太宗死了,李皇后叫王继恩来召吕端进宫。吕端知道事情有变化,马上哄骗王继恩,让他领着进书阁查检太宗先前亲笔所写的册立太子的诏书,然后把王继恩锁在书阁内,这才入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