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第9章 容人忍事的智谋(2)(2/2)

肯定下级的可取之处。

    宋太祖曾因为一件小事对周翰很生气,要对他施以廷杖。

    周翰对宋太祖说:“下臣因为才气而享誉天下,遭受杖刑,传出去实在影响我的声名。”太祖大笑,下令宽恕了他。

    从古至今凡是大人物,必然都有这样的大度量,而决没有由着自己的性子的。

    徐存斋由翰林院派到浙江中部当督学的时候,还不到三十岁。有一个秀才在文章中用了“颜苦孔之卓”一句,徐存斋给他把这句圈了,并批上“杜撰”二字,判为四等。

    这个青年将要承受指责。于是,他手拿卷子向徐存斋请教:“太宗师的见解、教诲当然是正确的,但‘苦孔之卓’这句话出在杨子《法言》一文中,实在不是我杜撰的。”

    徐存斋翻了翻书,急忙站起来说:“我这个人少年得志,当官太早,并没有很好地做学问,今天承蒙你多多指教。”于是将这个秀才的文章改判为一等。这事一时传开,人们都称赞徐存斋很有度量。

    勇于改正自己的过失,从这里就能看到名宰相的器量和见识。听说明神宗万历初年有个秀才以“怨慕章”为题作文,文中用了“为舜也父者,为舜也母者”一句,被当时的考官判为四等,并批上“不通”二字。

    这个秀才自己向考官陈述,这句话出在《礼记·檀弓》篇中。结果考官恼羞成怒,骂道:“就你一人读了《礼记·檀弓》!”把这个秀才的文章降判为五等。

    人的度量相差之大,何止千里?

    金朝四太子兀术喜欢上一个士兵的妻子,就悄悄派人干掉了那个士兵,将他妻子据为己有。他对她十分宠爱,把别的姬妾们都冷淡了。

    一天,金兀术白天睡了一觉,忽然看见这个妇人手持利刃,正想结果他的性命。金兀术大吃一惊,噌地一下跳下床,质问她为什么要这样。那个妇人回答说:“我要为我的丈夫报仇!”

    金兀术马上意识到自己错了,挥挥手让她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