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第7章 因人任事的智谋(7)(2/2)

季的忠言奖赏了他。汉高祖刘邦采用陈平的智谋,临终时把巩固政权的重任托付给了周勃。与此相对比,赵王用了书呆子赵括,结果被秦将白起坑卒四十万。诸葛亮用了教条主义马谡而失了街亭,逼得自己不得不唱空城计。

    一般来说,在和平时期,要任用品德高尚的人;战乱发生的时候,要重赏能攻善战的人。而不能在任何时候都以一个标准来衡量人才。

    东汉末年,军阀混战,曹操提出了“唯才是举”的主张。他下过一道《求贤令》要下属不拘一格选拔人才:哪怕有不好的名声,可笑的言行,甚至是不仁不孝之人,只要有治国用兵之木,都不要有所遗漏。

    其中还有一段著名的话说:“有进取心的人,未必一定有德行。有德行的人,不一定有进取心。陈平有什么忠厚的品德?苏秦何曾守过信义?可是,陈平却奠定了汉王朝的基业,苏秦却拯救了弱小的燕国。原因就在于他们都发挥了各自的特长。”

    宋朝宰相王旦也是一个很会根据形势来用人的智者。

    曹玮在秦州任职很久,累次上书,请求另外派人接替。宋真宗询问王旦:“谁可以代替曹玮呢?”王旦就推荐李及,真宗同意了。众人对此十分怀疑,因为李及虽然谨慎、忠厚、行为检点,但不是驻守边疆的将才。韩亿将大家的意见告诉王旦,王旦并不回答什么。

    等到李及到了秦州,将吏们也看不起他。不久发生了一件事,屯戍禁军中有个士兵大白天在街上抢夺妇女的银钗,官吏们抓住他,将他带到李及那里。